他们这几人,即使到死也不会投降于我大唐的,哈哈哈哈。”
如今已经全部投降,李二也不介意多说了几句。
紧接着,李二又下达了命令,我吐蕃,因为战争导致百姓缺少粮食,派遣人手向着吐蕃输送粮食,帮助吐蕃的百姓。
除了大量的粮食之外,又派遣大量的夫子入吐蕃教学,开始进行同化。
开办学堂,让他们吐蕃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大唐的文字,说中原话。
听到大唐陛下做的这些事情,吐蕃一行人再次行礼,说了一声感谢陛下。
几个将士上前,把那几个俘虏的身上绑着捆绑的绳子解下。
这几人也行了个礼,说了一声感谢陛下。
李二挥了一下手,在一众护卫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人离开了朝堂,去了吐蕃王的府邸。
从此以后,这长安城便是他们吐蕃人的家,此生此世都不会离开。
而禄东赞听到大唐陛下说的那番话,也知道他们吐蕃将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
如果未来几十年之后,所有的吐蕃人都说中原话,学习中原的文字,认同中原的王朝。
到那个时候,他们只知道自己唐人的身份,整个天下,乃至整个天下的历史,将再也没有吐蕃人的踪迹。
来到了吐蕃王府,禄东赞开始静静的写着吐蕃的历史。
虽说整个吐蕃,从分散的部落,再到统一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再到最后被大唐消灭,时间非常的短暂。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这也是让后人应该记得的事情。
直到把这些书籍全部写完,放在了府邸,希望能够把他们的孩子一直以通过吐蕃的方式教育下去。
奈何?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他们这些人的子嗣说着中原话,学习中原文字,已经深深的认可中原。
在到后来,即使在样貌都已经分辨不出来。
除了他们这老一辈人,还心心念念着之前在大唐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强大的帝国之外,如今新一代的吐蕃人却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见到了此情此景,禄东赞不由得一阵感慨,时也命也。
可能这一切就是他们吐蕃人最后的归宿吧!
“老公你听说了吗?”
“父皇那边都已经把吐蕃人都安排好了。
据说他们吐蕃的那大王,也被封为了吐蕃王,安排在了长安城。
他们那些手下也都已经全部封了官儿,留在了长安。
除了这些,父皇还派人安排大量的粮食入了吐蕃,帮助他们那些吐蕃百姓。
父皇,可真是够意思呀!”
“长乐,你要明白,其实吐蕃的这个地方,对于我中原来讲,是一个必须要占据的地方。”
“啊,为何要这么说?”
“如果吐蕃若是被其他异族占据,如今我大唐制造出来的火炮,可以射程500米。
若是将来有一日,这火炮可以射程更远,是500米的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上千倍。
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只要在吐蕃的地盘,安排几门火炮,便可以覆盖我整个中原?
到那时在敌人的火炮之下,我整个中原何谈有安稳呀?”
“是呀,还是老公你考虑问题考虑的要长远。”
吐蕃一事彻底的解决,李二深深的呼了口气。
如今这心腹大患已经完事儿,那么接下来,大唐又要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需要休息一年,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就是出海征战扶桑。
第454章 封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