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接她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话不多,一脸严肃,仿佛是一尊无情的木偶,除了这句冰冷的开场白,全程没有任何一句话。
月宴安静地坐在装饰豪华的马车里头,淡淡地打量着四周。
说实话,这样的规格,用在一个失宠的女儿身上,确实令人意外。
但转念一想,这个女儿是要被嫁到沈家去的,一切又变便顺理成章起来。
现在她的身份是孙家大房孙老爷膝下最小的一位小姐,因为身体不好,从小就被送到郊外的尼姑庵堂养着,直到婚事定下,才得以回府。
孙柔,果真是个好名字,一听就是个温柔贤惠的大家闺秀。
马车走得很慢,雪路难行,稳妥才是最要紧的。
而稳妥二字,也是自己进来孙府之后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
不止是礼教嬷嬷,几乎所有人都在强调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必须温文尔雅,举止端庄。
不愧是书香世家,虽然现在被剥夺了参与科举的资格,沦为商贾之家,但多年沉积下来的规矩摆在那,并非那些根基浅薄的寻常人家可比。
孙家并非本地人士,祖籍远在江南,十年前因沈家牵连被贬谪此地,被剥去了官身,贬为庶民,但好在到底有沈家帮衬,加上孙家也颇有本事,短短十年,便成了实力不低的商贾之家。
至于这门亲事,孙家曾再三想要解除婚约,但沈家守诺,加上心存愧疚,于是不顾众人反对,坚持与孙家结为亲家。
此举为沈家在一介清流权贵中赢得一个极好的名声,同时也赢得了寒门士子们的忠心,成功跃入文官集团的核心,从一个只有虚职的翰林院士,成为掌握实权的一股清流。
天子对沈家越发倚重,主人就越发将其视为眼中钉,急欲除之而后快!
好在主人懂得未雨绸缪,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孙家早已改弦更张,投靠主人,所以才有如今这样一番安排。
当然,这一切,沈家并不知情。
除了贴身带着的月珠,孙家另外派了几个丫鬟过来伺候自己,主仆两人手段了得,没过半个月,就将这几个丫头收拾得服服帖帖。
一共四个丫鬟,都是家生子,司琴、司棋、司书、司画。
其中,以司琴办事最为稳妥,大气端庄,而司画年纪最幼,性子活泼,擅长交际打听消息。
通过她们的口,作为待嫁闺中的孙家小姐,了解了不少事情,关于孙家、沈家、京城以及南郡的情形。
当然,议论最多的,还是沈听白这个新姑爷。
只不过,月燕并不将这些议论之声听进耳里。
莫说对方是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便是残废重疾,自己也毫无选择的余地。
婚期定在来年三月,一个据说十分吉利的日子。
虽说是个续弦,但沈家却丝毫没有怠慢,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差,真不愧是清流世家,三书六礼,该有的规矩样样不差。
虽说了婚事从简,但聘礼却比之前定下的还要重上许多。
各色珠宝玉器、绫罗绸缎等物流水一样的抬进了孙府,引得围观的亲朋好友忍不住纷纷乍舌,伴着唱礼人那抑扬顿挫,一板一眼的唱礼声,流水一样的进了自己的阁楼。
在世人看来,本就是孙家高攀,沈家这样一来,更加显得沈家高义,丝毫不受世俗规矩的影响。
一时间,南郡那些士族乡绅对孙家的态度可谓热络,来往恭贺之流络绎不绝,孙家炙手可热,门庭若市,日日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不过这些热闹,都与自己这个新嫁娘无关。
按照规矩,女子定亲之后,便不宜踏出闺阁一步,安心在家绣嫁衣喜被之物,除了父母不见外人。
不过,绣花这种事情,自然用不着月燕动手,自然有家中那些绣娘操心,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应付新来的陪嫁嬷嬷。
尺红素!
没想到,庄主还真是舍得下本,居然将这尊大佛给请了
第9章 尺红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