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鲜。
至于价格,普遍来说路边摊的水果,和超市持平,除非放的时间比较久,这才会便宜一些。
所以从价格和质量上来说,超市都是胜出者。
而真正让超市输掉这场竞争的原因,是因为路边摊卖水果,消费者可以在结算之后再“添一个”。
别小看“添一个”的威力。
比如说路边买红枣的,三块钱的红枣称好,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会再顺手拿一个红枣。
而一个红枣的价格可能就只有几分钱,但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就像是占了一个大便宜。
而这些喜欢“添一个”的人光顾之下,就给了其他人一种路边摊更便宜的错觉,然后羊群效应就来了。
哪里人多去哪里。
结果就是超市开了几十年,也没能消灭路边的水果摊。
也正是因为这个发现,左思巍在自己的商超开业的时候,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设定。
那就是四舍入五式结账法。
五毛以下的商品原价。
五毛以上,四舍入五。
比如说买了一斤米,称好之后是三块三。
四舍入五之后,只用付三块。
假如说称好之后是三块八。
四舍入五之后,只用付三块五。
几毛钱的便宜,带来的就是喜欢“贪小便宜”的消费者的趋之若鹜。
而乡镇商超的鲶鱼效应十分明显。
当你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之后,一传十十传百,顾客就会越来越多。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结账方式亏的会很多。
但其实不然。
一般的超市毛利润平均在30%左右。
而大型的商超能到40%。
就取个中间值。
意味着超市卖出去一百块的东西,能获得30块的利润。
而放在每一件商品上。
想要亏本,只有一个情况。
那就是所有人买九毛钱的东西,然后付款五毛。
这样他会稳定的亏一毛。
但一旦商品的价格超过一块五。
比如买了一块九,付款一块五。
那消费者少付四毛,看上去让利很多。
但实际上这件商品的成本大概在一块到一块四之间,至少也是赚了一毛钱的。
而价格更高的话,让利的比例就更低。
比如一件商品九块九。
付款九块五。
但成本只有六块。
而在一个商场购物,正常人没人会只买九毛钱的东西。
哪怕真有这种人,左思巍也是要求服务员礼貌对待,因为这些人从某些角度来讲,也算是打出去的软广告。
他不相信这些人占了小便宜之后,会不告诉任何人。
当然,为了刺激消费者光顾。
他除了四舍入五的结算方式之外。
在定价方面,也是花了心思的。
比如每件商品的零售价尾数永远是0.8。
比如可口可乐两块八、肥皂一块八、爆米花九块八。
到并不是说八这个数字有多吉利,而是这个数字是他的财富密码。
第188章 左思巍的财富密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