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打量着左思巍。
能看出来这孩子的年龄也就二十来岁。
年轻有为,他没什么说的。
像这样的孩子,大概都有一个有钱的父辈。
经得起这样折腾。
不过让他好奇的是。
这个年轻人也太能折腾了,一个饮料厂,一个半导体厂之后,竟然还有要建的。
这个野心也太大了一些。
左思巍笑道:“倒不是建厂,就是想建个写字楼和一个公园广场那样的建筑。”
“写字楼?”
搞建筑的对写字楼不陌生。
赵峰问道:“是那种办公楼是吧?”
写字楼现在在内地叫的还比较少。
主要是中小型企业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
也就京都中关村那边,会喜欢叫写字楼。
不过也是香港那边的商人带过去的叫法。
在九十年代末,内地还是习惯叫办公楼的。
左思巍点点头:“对,就是那种。”
“这个办公楼,私人盖的可不多啊,尤其是在村子里……”赵峰看着周围的庄稼地,和远处的平房。
这地方怎么也不像适合盖办公楼的地方。
左思巍也没有跟赵峰多解释什么,只是笑呵呵的应付了过去。
半导体厂是高尖端技术厂。
这里的顶尖工程师会虹吸很多人才过来,因此目前除了中关村之外,左家村就是另外一个最适合建写字楼的地方了。
而左思巍想要真正的积累财富,也是围绕着一个硬件,一个软件来展开的。
硬件半导体厂虹吸大量专家教授,写字楼提供的创业优惠,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
而人才的涌入,带来的是人口涌入,到时候左家村拔地而起的楼房,也就在新世纪之后,房价暴涨的风口下水涨船高。
在左思巍的规划下,村子老旧房子废墟上盖楼房小区,按照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的造价应该是千万左右的支出。
左家村的面积,差不多能够建起来二十栋左右的楼房。
就不说09年之后的房价疯涨。
就按照08年以前的涨势,一栋最后净赚五个亿到十个亿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如果耐心一些,等到14年前后,那一栋赚三十个亿到五十个亿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左思巍看赵峰婉拒了之后,也就没有在工地上逗留。
“赵工,那个房子就是我家,您这边如果工作忙完了,随时欢迎到我家来坐坐。”
赵峰看着左思巍手指的地方,点了点头:“不瞒你说,这房子我来的时候就绕着转了一圈。”
作为一个年近半百,在三建集团举足轻重的建筑师,也不禁赞叹:“这个房子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在我看来,算是顶尖了。”
他好奇道:“这房子的设计师,是哪位教授啊?”
在赵峰看来,左思巍小别墅的设计费用,完全是可以超过造价的。
他坚信,能够设计出来这样房子的人,一定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
左思巍笑了笑。
赵峰猜测的也的确不错。
这房子的结构设计图,花了他不少小钱钱。
不过设计这结构图的人,这时候还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教书。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也就没有跟赵峰细说。
第133章 啊,是馒头的香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