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如李逵一般,人手两把大木锤。显然这些人之中有的是跟和族人交过手的。清楚和族军队火枪的厉害。他们也是为数不多的带了脑子来的虾夷人。
可是后来赶到的一些虾夷人就是不信这个邪,纷纷冲向了木桥。大有一口吃下黑松岩之势。
这些人中,大多是上一代被和族人所杀或致残。对和族人简直恨之入骨。恨不得抽其筋扒其皮。哪能就这么站在河对岸干瞪眼而无动于衷。
可悲的是,这些人先是顶着头顶如雨点儿般飞来的箭矢,在冲锋时毫无悬念地倒下一批人。
紧接着又是“砰砰砰”一阵阵枪响。在这么近的距离之下,子弹如长了眼睛一般,让冲上去的虾夷人前仆后继地一一倒下。他们甚至都没能冲到那座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木桥。
让有点经验的虾夷人唏嘘不已的是,短短十几年光景,和族人的火枪发展速度。
通过不断的改良,如今的火绳枪早已今非昔比。无论是性能,射程,还是杀伤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弥补装填弹药过慢,和族人琢磨出一套交替连续不间断的射击法。此时的和族人,在火枪运用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明国以及发明火枪的西方各国。
只因这时的日本是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再有名气的将领,在火枪之下也是一枪玩儿完,死的何其冤枉。这让武士们在战斗时,不得不龟缩起来躲避那些不长眼的子弹。这是非常影响士气的,是最打脸幕府要求的武士道精神的。
武士道精神是幕府掌控武士最有力的工具。而火枪的出现,无疑给这种精神增添了一丝尴尬。因此幕府是很憎恶火器的。大有将火器丢掉,重新恢复冷兵器时代的意思。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依然没有将火器列装全军,而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一支火枪军种。
在火枪兵的交替连射下,第一批冲锋的虾夷人几乎全军覆没。受伤的虾夷人在地上打滚,哀嚎。连同被射杀的上百号人,倒在地上一大片。
这让后面跃跃欲试的虾夷人冷静了许多。空有一身力气,却没处使。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傻傻地愣在原地。明明近在咫尺了,却无法靠近。
此时的虾夷人也是滑稽,清一色的黑煤球,只有两只眼睛泛点白。后面的好多伙计更是咳出了血。
见所有人没动静,就这么僵持在那里。又有一批虾夷人耍起了小聪明。跑到对岸防御薄弱的地方,开始强渡海河。河流虽然不是很深,可最深的地方也有将近两米。
岸边寥寥无几的火枪兵和弓箭手甚至都不需要增援。只需练准头似的,对着勉强冲到河流里却又行动困难的虾夷人挨个点名。结果就是一个个尸体顺着河流漂走。
这下更是没辙了。虾夷人几乎失去了战斗意志。战无法战,等又等不起。因为这么多虾夷人本想跑来大干一票就立刻回去。连吃的和水都没带。继续僵持下去,只能耗死在这里。
见此情形,松前太广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诡笑。揪着的心,也终于得以放松。眼神中又流露出了坚毅之色。
“信使”。
“嗨,您吩咐。”一名传信兵冲太广单膝下跪道。
“速回福山城,命松前信一将军派增援过来。”
“嗨。”
第91章 派增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