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山间晴好,风和日丽。
凌昭为了调查农田状况,带着许轶白年和几个懂农事的门客一道去了山下小村庄附近转悠。
乡野间的老农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见他们衣衫齐整,虽然穿的朴素至极,却格外好看,被搭话了也乐得回答。
等凌昭问完了一年几熟,何时播种,收获如何,赋税之后剩余可有饱腹余地之后,又问及战争。
老农抹了一把汗,问道,“看你们这么年轻,是刚刚考中外派的大人吧?要我说,前些年都说西北打仗,年年打仗年年征税,也不曾听过一回打赢了,如今秦王出去打仗,倒是听见几回赢了,赋税也是一样的,可见我们给出去的?,和赢不赢,没什么关系。”
几个人闻言先是笑起来,笑完了凌昭抿了抿唇,从自己荷包里取出一点散碎银子给了老农,道了声谢,这才直起身继续往前走。
“赋税沉重,是与征战相关,如今近京的也不过尚可果腹,北地民众自然只能更苦。”
白年纳罕于凌昭对民生如此关切,所言皆是发自肺腑。
“虽说大周商业繁荣,到底农业为本,那个水稻,你们抓紧点筛选最早熟的稻米,留待来年播种试试。”
凌昭关切完民生,一扭头就又去看人家的工坊了。
山中岁月静好,平日里许轶就专心为凌昭抄写道经,凌昭除却看邸报之外便是捣鼓吃的,什么竹筒饭,细水流觞,绿豆糕和冰汤圆。
凌昭在山间逍遥度日,京城中的人却都是累得够呛。
朝堂格局虽说被大刀阔斧的砍除了两棵盘根错节的参天大树,可零零碎碎的新党派和旧党派之间,也有得是摩擦。
皇太女需要及时收拢势力,看清朝堂的局势。
姚蕴升了赤羽卫指挥同知正三品,同时升迁的,还有一个是太女党派的人,算是空降监管。
一时赤羽卫内也有些人心浮动,姚蕴想要稳住赤羽卫的人心,还需要费些功夫,这时候受凌昭训练出来的赤羽卫大多都已经是老人了,是旁人撬也撬不动的,最麻烦的就是老油子和愣头青的新人。
姚蕴忙起来的时候,连家都忘了回。
高星烨时常只能拎着食盒亲自去给她送饭。
高家虽然定下了亲来,可因为秦王自请去守皇陵,婚期一拖再拖,高星烨担心自家大姐和母亲心里另有打算,还不敢回家,每回来都只敢穿着赤羽卫的服饰来,好几回差点被那新空降的左指挥同知抓个现行。
如此下去,姚蕴愁得大把大把掉头发。
这日阿青终于飞进了金鳞司内,姚蕴看着那只一贯对着自己趾高气扬的鸟儿,居然生出一丝亲切感来,“好祖宗,可就等你了。”
她打开信桶,将密信取出来,在阿青不耐烦的催促下指挥人取生肉来,自己迫不及待地拆开,看着里头的内容先是皱紧了眉头,随后又慢慢松开。
自八月起,朝中陆续有文臣谏言后位空悬,于江山社稷大不利。
第214章 归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