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话说得不老实,”皇太女扣了扣桌面,“把头抬起来,看着我,究竟为什么想要看你七姨给我的信件。”
      凌熠抬了头,她的母亲带着笑,眼神却好似直直看到了她的心底。
      她又慌忙垂下眼帘。
      “你是不是,想看看朝野之中各个都说的,野心勃勃想要取代孤,甚至你皇祖母的人,究竟给孤写了什么东西,让孤这么不遗余力地支持她?对她毫无怀疑?”
      凌熠被一语说穿了心思,一时有些惶然,直起上半身,抬起头,望进自己母亲通透无比的眼中。
      “母亲对那些传言都知道?”
      皇太女端起茶盏,“那熠儿你对那些传言,是何看法呢?”
      凌熠闻言顿了顿,跪在地上的膝盖有些酸痛,她却无心顾及,脑子飞速思考起来,这些年,皇太女也总是会出问题考教她的功课。
      去岁更是与她谈论起了朝堂之事,这会儿的问题,显然也不无有培养和考验自己的意思。
      她在心中措辞了一番,“母上,虽说您与秦王乃同胞姐妹母,可如今秦王军权在握,若是此次征西大胜,军功更胜,功高震主,追捧秦王的人,也定然会助长她的气焰,若是等以后再压制,只怕是来不及。”
      “那你以为,该如何压制?”
      “襄平侯,理应在京城,牵制在西北的秦王,并且,限制军饷,就以往年的军饷为例,绝不多加,西夏退兵后,即刻召秦王回京,并加派自己人顶替西北军务。”
      皇太女定定地看着跪在地上,越说背脊越发挺直的女儿,眼中却渐渐浮现起自己前阵子跪在皇帝的书房之前的模样。
      “谁教你的这些?”
      “是……是女儿自己想的,还有一些,是听吗,太女府官员的议论和民间文人的议论。”
      凌宸闻言一笑,“所以,你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对吗?”
      “母上,七姨母一向性子跋扈骄横,难道您不知道吗,这样的人,一旦居功自傲,又怎么会真心地尊敬您这个皇太女,女儿是觉得……觉得……”
      “觉得她也野心勃勃,迟早会拉孤下马?你们都觉得孤这个皇太女之位,坐得不稳?”
      皇太女似笑非笑,凤眼冷冽,语调更是宛若寒冰。
      书房之内温度似乎降到了极点,明明天气已经暖和的只穿单衣了,可凌熠背上的燥热现在已经被一片冰冷针扎一般的冷意滚过。
      她硬着头皮,破罐子破摔一般梗着脖子答道,“母上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怀疑过秦王的心吗?去年秦王大婚,她的成婚规制,与母上和父亲的一模一样,那不成,母上不担心吗?”
      凌宸闻言抬手将茶盏掷了出去,茶盏破碎,清脆一声响,吓得凌熠一抖。
      “混账东西!今年小七请立你为皇太孙的事还没过去呢,你就混忘了!”
      “可那……”
      “不说旁的,小七只比你年长三岁,如今她在黄沙里啃着干粮喝着凉水,脖子挂在裤腰带上,随时准备为国赴死!你在京中锦衣玉食,不思量边疆战士的辛苦,想的是如何制衡她的军功!是不是还想着如何处死她呢!”
      皇太女盛怒下的威势,就是亲女儿也没胆子招架,慌乱地伏地,口中只能喊着母上息怒。
      “教你的师傅就是这么教你的?还是谁!这么教你的!如此挑拨皇家子孙!居心何在!”
      凌宸站起身,冷着脸,绕过书桌,站到了凌熠面前,“难怪小七和我说,你比我,更有一个君王之资,原来在你眼里,早没了骨肉亲情,皇家只有权力制衡?”
      “退一万步讲,若你你是君,她是臣!臣子在外给你戍边卫国,你在京中,满脑子想的,只有如何压制她身上的军功吗?你这样做皇帝,如何让人忠心于你!如何有人敢忠心于你!”
      “女儿知错,女儿知错!”凌熠此刻只管磕头求饶,却不曾看见皇太女眼下的深沉与思量。
      “滚回去,好好反省。”
      看着凌熠惶然的走了,皇太女余怒未消,看向了一旁侍立的人,“去查查,到底是哪起子小人,要教坏孤的女儿!”

第166章 疑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