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
飘飞的鹅毛大雪覆满整个静谧的长安城,原本相当繁荣的城区,现在路上的行人都见不到一个,只有一队队披甲巡视的玄黄军。
长安城原本是旧朝的都城,在华汉建立起来的时候,才将都城改到了如今的京都府。而旧朝的皇宫也是华汉皇帝的行宫之一。
如今这座行宫里,却成为了玄黄军的中军大帐。
“禀告天君,官兵的先锋军已经抵达潼关一带。”
天君身着一袭道家的法衣,端坐在龙椅右下方的首座上,神色平淡的听着手下汇报军情。
“知晓了,你且先下去吧。有新的情报再速速报来。”天君淡淡的开口道,而后又想到了什么,便再次吩咐:“你去把神子和神女都喊来。”
那禀告军情的手下应了一声,便退出了宣政殿。
“紫洪兄,你如何看?”等到手下退下之后,天君才转头看向自己身边座位的紫袍男子。
“倒不如咱们分两路出去,在罗敷一带伏击这一批先锋军,吃掉他们。”紫袍男子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
“罗敷一带群山环伺,倒是个好地方。”天君闻言也点了点头。
“那官兵们都以为我们会据守长安,哪里能够想到我们会主动出兵。”紫袍男子微笑着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好!那就命惧子和惊未二人各领一万人在罗敷伏击。”天君也不是犹犹豫豫之人,既然定了计划,那就立即行动起来。
......
“将军,前方七十里我们就到罗敷了。是否在罗敷扎营?”刘杭端坐在马背上,勒马缓缓的跟在沈从闻的身边。
“罗敷到渭南不过九十里地,可以先在罗敷扎营,等到后军的到来。”沈从闻沉吟一番后,才点头道。
他们是右路先锋军,从东至西向长安行进,左路则是从南到北奔向长安。后面的中军则是跟在沈从闻他们的身后,相距三百里。而那一路也是总督大人陈铮文领着的。
先锋军一万人浩浩荡荡的在夜晚将临的时候挤进了罗敷地界,等寻到了好的地方之时,各百夫长小将领们开始招呼各部人马安营扎寨。
“将军,为何近两日我们行军速度放缓了?”沈梦龙有些不解的问道。
“来,刘杭你来说。”沈从闻坐在中军帐的主座,笑吟吟的喝了口茶。
“老龙啊,你来看。罗敷到长安还有多少里?”刘杭笑着指了指行军图说道。
“大概还有二百里地了。”沈梦龙估算了一下,回答道。
“二百里,轻骑一日的时间便会来到你面前。如果行军过快的话,过去受到叛军的抵抗,那能有几分战力?”刘杭手指头敲了敲行军图,解释道。
“其实还有一点。”一旁的陈昭然突然接话。“沈将军这几日放缓了行军速度是为了提防叛军的伏击。”
“伏击?!”沈梦龙一脸惊讶,在他们心中看来,长安的叛军占据长安就已经是诚惶诚恐了,如何还敢出兵伏击。
“既然你们的想法都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遭遇伏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沈从闻看着手底下三位校尉郎的表情,出声道。
“其实,今日在此地扎营是假。”沈从闻用手指了指渭南继续说道:“我的本意是今日夜行军直接到达渭南。”
&n
第52章 玄黄军剑走偏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