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章 学府中崛起的沈公子[2/2页]

沈公子的书童生活 亥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位开口之后,又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谓各抒己见。
      “嗯。都不错,对于这个问题,你们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们姑且不论对错。”先生沉吟后给出了最终的评语。而后又转向沈从闻的方向,目光看着沈从闻,开口问道:“不知你可有自己的见解呀?”
      既然问题是沈从闻提出来的,那么他也许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也是授课先生想要知道的。
      “学生有的。”沈从闻见到先生问他,于是起身拱了拱手行礼后才开口说道:“我认为那两万敌军可杀一半。”
      这句话一出,其余的学生都是有些不服和不解。原本的大势所趋,为何还要留一半敌军呢?
      “两万敌军受袭,杀掉一半之后,其余敌军想必已经是溃败如山倒,其中想要降服者已经是剩下的这些人了,因为怕死所以才能留到了最后。”
      “那么这些降兵如果被我们策反过来的话,是可以增加我方实力的。既然最后的结果都是让对方失去了两万兵马,那失去之后还能让我军增加一万甲士的兵力难道不好吗?”
      “增加一万甲士之后,再以天险守之亦或者是反击都能增大胜算的。”
      沈从闻说完以后,其余的学生这才恍然大悟,桌案后的先生也是满面笑容。
      当沈从闻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大致猜到了答案,不过稍有出入便是。
      “哼!杀掉一半恐怕不行吧。”
      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道声音,随后声音的主人也走到了院中。
      “将军。”
      场内的先生连同学生都起身抱拳行礼,沈从闻也跟着抱拳,暂时没有去理会刚才反驳他的人。
      来人正是建业城内无人不知的薛老将军,在薛老将军的身后跟着的便是出言反驳沈从闻的人。
      沈从闻行完礼后才抬眼打量薛老将军一行人。
      哟呵?熟人呐。
      “原来沈公子也在兵科听课啊。”
      沈从闻眼里的熟人正是在金陵贺寿时曾见过一面的秦公子。
      沈从闻对着秦公子又抱了抱拳,当作打过了招呼。
      “诸位都坐吧,老夫今日就是带着小王爷过来听听兵科的课,大家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无需在意我等几人。”薛老将军须发皆白,声音浑厚如洪钟一般。
      说罢上句又看了一眼沈从闻,有些赞叹的说了一句,“小伙子刚才提出的问题不错。”这才找了个位置,随意的坐下。
      沈从闻礼貌的向着薛老将军拱了拱手,这才继续坐下听授课先生继续讲课。
      “今日讲行军打仗的前期工作,有谁提前预习过的,可以先讲一讲。”
      授课先生刚说完,沈从闻的熟人秦公子立马起身开口接到:“自古有云,行兵打仗需万事具备,所谓万事指军备器械,车马辎重等。”
      “其中又以粮草最为重要,数十万兵马出征,粮草一定先行上路。”
      秦公子说完得意的看了眼沈从闻,这才坐下。
      你有毛病?我得罪过你了?沈从闻心中暗自想到。对于这秦公子的作态,无比失语。
      “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小伙子,你可有见解?”还不待授课先生发话,老将军便笑吟吟的开口道。
      我真是服了,你们老一点儿的前辈们,怎么都喜欢给自己拉仇恨呢?上次寿宴是人家萧老太太,今天又轮到薛老将军。
      真是以为我天不怕,地不怕啊?人家好歹一小王爷,事后跟我算账的时候,不跟玩儿似的?
      “有……的。”沈从闻心中无奈,却也不好直接拒绝薛老将军的一番“好意”。
      毕竟自己的想法都是按照前世孙子兵法上得来的,如果这个世界还没有,那么能够给众人提前更新一波资讯和想法也是好的。
      “学生以为行军打仗前要做的准备有五条。”
      “一在庙堂,庙堂之上决策好,民众与庙堂同心则兵士才会无惧,誓死效忠。”
      “二在天时,每次行兵开战前应预知天气变化,天气好时,甲士才不会因为天气而受到影响。”
      “三在地利,出征前应考量到行军路线,以及敌国的山势地貌,清楚后才能胸有沟壑,不惧敌军借用地利使其我方兵败。”
      “四在将领,带兵好,有计谋且治军严谨的优先,这也是打胜仗的关键。”
      “五在法制,出征打仗的军队必须有严格的治军条例,赏罚制度,以及军需管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出征军队的顺利。”
      沈从闻说完后拱了拱手才坐回自己的位置。
      反观小王爷则是面色青红交替,显然他自己的那一番说辞在沈从闻说出的这五条面前就如同废话一般。
      完了,又得罪这个小王爷了。
      沈从闻无奈的感叹到。

第27章 学府中崛起的沈公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