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否有什么蹊跷,见皇帝问起,便抱拳躬身回道:“回皇上,臣也认为应该派人核实最好,若果真如此,再重赏吴将军也不迟。”
      承启帝扫视了一眼其他几个主张核实的大臣,果然都是丞相那一派的。
      他沉着脸,心想着,若丞相真想阻止他扶持亲信,恐怕会从中作梗,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周秘监。
      周秘监是典型的纯臣,不管皇位上坐的是何人,他所忠于的都是大鄢国,绝不会偏向于谁。
      而前不久他才和丞相家退了婚事,刻意疏远了丞相,此刻便更加不会站在丞相那一边。
      因此承启帝对他道:“周爱卿以为如何?”
      周秘监没想到皇上竟然会问他的意见。
      他虽然是秘书省的最高长官,但也仅仅只是正三品,掌管的是图书集藏和管理,虽然级别很高,但是并不涉及政务。
      大鄢国向来重视图书和教育,图书编撰和掌管图书档案也是国家重点涉及的区域,向来都是由学问深厚的和威望极高的大儒担任秘书监一职。
      所以周秘监虽然向来不涉政务,威望却极高,就连皇上都要高看他几眼。
      此时他缓缓上前,不紧不慢地躬身道:“今早臣吃了这苹果,果真与往日吃的有些不同,不仅更大,也更甜。此等苹果,并非一日就能种出来的,也不是随便哪里都能产出来的。就算要伪装,这时间和成本未免也太大了,臣倒以为,吴将军折子中所说的,倒未必是假的。”
      承启帝点头,很是满意周秘监的回答。
      “不过,”周秘监话锋一转,又道,“为避免夸大其词,也避免有人质疑,臣认为派人去核实一番,也并非坏事。”
      如此便也是主张派人核实了。
      承启帝沉吟半晌,然后才道:“如此便先派人去核实一番吧。”
      而这去核实之人,承启帝自然又有一番思量。
      他巡视了一圈,觉得都没有什么信任之人可用。
      不管是丞相一方的,还是中立观望一方的,承启帝此刻都不放心让他们去。
      丞相一方自不必说,那些中立观望的官员,本就是些投机倒把之徒,若半途倒向一边,所报之事自然有所偏颇,所以他也不敢用。
      纵观满朝文武,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信任重用之人,这让承启帝很是挫败。
      他心底沉了沉,道:“至于派谁去,朕还要再思量一番,此事先放着吧。”
      说着便朝议别的事。
      下了朝回到泰章殿后,襄王却进宫来请安了。
      承启帝一思量,便决定让襄王去。
      一来襄王年纪小,正好让他历练历练,调查核实这种事,又没有什么危险,正好适合他。
      二来他没啥立场,也不会轻易被人收买。
      三来他看起来没心没肺,也不喜欢朝廷事务,更没有和他争什么的心思,当初夺位之时他也不在,就算在,他也没把他放在心上,此时他也不担心他会做大生起别的心思,所以让他去倒是最为合适。
      襄王做梦也没想到只是进宫请个安,竟然就给自己揽了个差事,想拒绝但被皇兄那严厉中带着期待的眼神一瞪,拒绝的话顿时就开不了口了,于是只好蔫蔫地应下。
      “你好好表现,皇兄还指望你今后成器,帮上皇兄一二。”
      承启帝说的并非假话,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朝中大臣可用之人实在是少,若这个皇弟能成器,帮他分担一二,他会轻松许多。
      只要他没有多余的心思,他不介意重用他。
      且现在看起来,襄王的确没什么心思,一心只想着玩儿,连朝政是什么估计都不太清楚,这反倒让承启帝对他放下了心。
      如此便定下了,连时间也一并定下了,就在半月后,因为已经入秋了,正好可以看看潼关丰收的情况。
      又因不久后就是和顺公主的生日,承启帝想让他先过完姑母的生日再去,所以没有让他马上动身。

第74章 丰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