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4章 请司大人作诗[2/2页]

儒道:众圣之力 九月寒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作为一个新人,能入他的眼,那都是上辈子积下的福气。
      面对众人的嘲笑,苏洛却没有任何表示,面色依旧平静,只是看着司新道:“刚才我听司大人说,这首诗呢写的很烂,而司大人作这种诗则是可以信手捏来。苏某不信,这首诗可没那么简单。”
      “没那么简单?我看是太简单了。古体诗嘛,都是最基本的!”司新极其不屑的说道。
      苏洛猛地鼓掌,大声叫好道:“好!司大人果然厉害!那么现在请司大人,当众来作诗一首,对比一下看看谁写的更好。”
      苏洛并没有直接去讲解《忆江南》中的妙处,直接讲出来效果不会很好。
      既然这司新有自信,作出同样类型的诗,那么苏洛就决定让他‘死个好看。
      《忆江南》虽然看起来简单,并且朗朗上口,没有什么太多的词藻,可实际上整体的韵律在华夏古诗词当中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一首能够传承千年的诗词,岂是那么简单的?只能说这司新徒有虚名,亦或是他老了,已经老眼昏花,甚至可能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具体的情况苏洛不知,但唯一知道的是,他要当众狠狠打这司新的脸。
      还古体诗?《忆江南》实际上是词牌诗。
      词牌这种形式诞生成型是在华夏的唐朝。
      唐朝的音韵学走到平仄划分,就已经基本成熟,而这个时期,词牌和古体诗还含混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格律诗也可以是乐府诗,同样在音乐中演唱。同时还有民歌上升的竹枝词,宽泛地说,既是古体诗,又可以划为词牌的一种。
      所谓诗词盛世,就是庞杂混乱,各自为战又百花齐放。
      但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的确容易将词牌和古体诗混为一谈,但如果真正有学识之人,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
      司新冲着苏洛点头道:“好,年轻人果然性子急。既然司某说了,自然不会拒绝。区区古体诗,对司某来说不要太简单。”
      “今天,就让你彻底的死心!我司新既然敢说这是烂诗,那绝对不是无风起浪。”
      “好!”苏洛面不改色,微笑道:“那就请司大人作诗。”
      司新从众人中走上前来,一身赤衣极为显眼,数百读书人中,唯有他一身赤衣。也唯有苏洛,一身青衣。
      可司新的赤衣为真,苏洛的青衣为假。
      否则的话,青衣对赤衣,青衣在乾国的地位,那可是至高无上的。
      整个乾国都没有几个青衣大儒。
      司新单手捋着白胡子,踏步在二楼堂中,双目微微闭起,在思考着如何作词。
      古体诗重要在词,在意境和内容。
      众人都在安静等待,就连楼下观望的百姓们也都纷纷闭嘴,不要多言,等待着司新的作诗。
      司新可是江州城真正的权威,所有人也都想要看看,这赤衣读书人是否真的可以作出比《忆江南》更好的诗词。
      所有人都在期待,唯有苏洛胸有成竹。
      他百分之一千的相信司新作不出比《忆江南》更好的诗词来。

第144章 请司大人作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