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子涵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牛皮袋子,赵令长急不可耐的伸手拿了过去,躲到一边去看。
      “令长吾儿:近来可好?广州之地,路远水长,交通不便。
      你若有紧急之事,尽可使用八百里加急。或者带着子瑜返回京城亦可。
      令武不会责怪与你。我与你娘身体安好,勿念。”
      赵令长眼眶发红,他爹学问见长了,都会使用书面文言文了。
      赵令长继续往下看,下面的字是他娘写的,胳膊腿儿尽情伸展,大开大合,字也大。
      “令长,过的好不好?过的不好就回来。娘都跟五子说了,你要是不愿意在那个广州待着,五子就派人去替换你…………。”
      赵令长把脸上的泪水擦掉,把信装进口袋里面,揣进怀里面,摸了摸。
      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换上了微笑。
      赵令长转过身,走过来,拍了拍赵子涵的肩膀,“子涵,多谢你了!”
      “嗨!咱爷俩儿还用得着客气?这不是侄子应该做的嘛!”
      赵令长看信了,赵子瑜没看着。
      “爹,爷爷奶奶说没说想不想我?”
      赵令长想了一下,好像是没提到儿子。这怎么办?怎么对儿子说?
      “在这儿啦!你的信在这儿啦!”
      赵子涵又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牛皮袋子。
      “子瑜,这是四爷爷和四奶奶给你写的信!”
      “谢谢子涵哥!”
      赵子瑜拿着小口袋,激动的蹦蹦跳跳的找个地方去看信去了。
      赵令长意味深长的看着赵子涵。都做过大将军的人了,怎么还是那个样子呢?恶作剧那是你应该干的事情吗?
      赵子涵有些尴尬的嘿嘿笑了一下,习惯成自然,他也不是故意的是不是?
      说不是故意的谁能相信?赵令长就不信,不是故意的,刚才你怎么不一起掏出来?
      赵令长都不想管他的饭了,但是不能够。
      “说说,你令德叔和令仁叔、令文叔他们几个现在干什么呢?”
      赵令武的事情,他就不用问了,皇帝陛下的事情,别人知道不知道,都不可以讲给别人听。
      “我令德叔和令文叔还是原来的差事。就是我令仁叔,揽着了一个大差事!
      修建黄河大桥!”
      啊?修建黄河大桥?在黄河上修建大桥?
      这个事情成功的吸引了赵令长的注意力,让他把别的事情先忘掉。
      “说说,详细一点,你令仁叔怎么修建黄河大桥?”
      修建黄河大桥的具体细节,赵子涵不知道,但是不妨碍他添油加醋的说一说。
      “我令仁叔是黄河大桥督办大臣,衙门就设在黄河岸边的阳城县。
      那里距离黄河只有不到十里地。
      我令仁叔每天都要坐着船,在黄河上来回巡视几遍。”
      “那岂不是很危险?”
      在黄河上行船,危险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官衙距离黄河岸边只有不到十里地,黄河发大水怎么办?
      长清县距离黄河十几里地,到了汛期的时候,大家还提心吊胆的呢!
      “不危险!我令仁叔乘坐的是大船。
      黄河流经阳城县的时候,那里水面开阔,水势平缓。
      冬季枯水期的时候,都能从河水里面趟过去。我令仁叔就趟过好几回。”
      “你令仁叔还在黄河里面趟过?”

第412章 传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