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所周知,人们的悲欢并不总是相同。
      对于有钱人而言,这是致命的毒药。
      但对于穷人而言,这就是可以救命的灵丹妙药。
      其实米国才是世界上药价最贵的国家,数千万糖尿病患者,支付不起
      胰岛素费用的人大有人在。
      尤其是罹患1型糖尿病的宿命,需要持续用药直至死亡,区别无非是早死和晚死,而后者的痛苦更多。
      在这场胰岛素战争中,没有人是赢家。
      就算在国内,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之间的区别可能就隔着一场大病。
      就更别提这世界还有很多国家连吃饱饭都做不到。
      纵有绝望逃离者。
      但这个世界是彩色的,不光只有黑色。
      更多的人还是想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温暖。
      最后,陆时羡还是下定决心将这个新生物药技术继续研发下去。
      哪怕他自己亏了钱,但这钱亏的值。
      不为别的,只为给小部分人多出一个选择,增添一点生的希望。
      回到实验室。
      “项目依旧,另外以耶鲁大学病理实验室的名义向上申请转基因实验权限并报备。”陆时羡对冯尔诺说道。
      后者很快露出惊讶的表情:“陆,你确定?”
      可能是怕自己当时没讲清楚,他又重复了一遍:“制药公司可能并不会青睐它。”
      陆时羡毫不迟疑:“但我相信还有很多人需要它的存在。”
      “更何况,它的学术价值并不低,按最坏的打算,我也至少可以收获一篇颇为不错的论文。”
      这下,冯尔诺还真有些佩服眼前的年轻人了。
      要知道,拿国家的钱和拿自己的钱做研究,那是两码事。
      不过,既然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这个项目能继续进行下去,也是符合他的预期和想法的。
      “我马上去办。”说完,冯尔诺转身离开。
      一个成熟的团队理应具备这样的特质,就算领导者短时间内不在,也不会陷入混乱。
      同理,领导者提出的任务或者说要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度。
      而耶鲁病理实验室正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不过,由于是半路空降,缺乏长时间的相处,他对其中的成员并不如之前的项目组那么熟悉。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
      五月初,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和谈判。
      陆时羡收到了来自植物协会的好消息。
      国际组委会已投票通过同意华国成为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举办国的决议。
      这个六年才举办一次,并且是全球植物学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国际会议终于落地华国特区。
      “小陆啊,这次大会将于今年七月在家门口举办,主题已经确定为‘绿色创造未来我们诚挚邀请你参加。”学会会长钟康亲自向他致电发出邀请。
      说实话,陆时羡有些犹豫。
      此时项目正处在攻坚期,而且花的还是他的钱。
      只要一刻不结题,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了。
      而且,最近三月刚回国一次,他短时间内认为自己并没有再度回国的必要。
第522章 生物安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