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徐志鸿那里回去,陆时羡心里仍然有些不平静。
      虽然之前并没有成为博士的相关经验,但好歹也在学术圈混了这么多年,他对于相关的情况颇为了解。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是3至4年,与硕士研究生类似,在第一学年会安排有课程。
      博士的课程依然是由公共课、学位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组成,授课方式大多数是博导以理论讲授加课内外讨论的方式进行。
      到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再有说明期末考试,因为这种程度的考验对于博士生而言,过于低级了。
      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提交课程论文,或者是进行一次公开学术报告。
      但上课终究只是博士阶段的调剂而已,完成科研工作才是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的核心,而且取得科研成果并完成毕业论文也是通往毕业路上的必由之路。
      哪怕十年之后,许多高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是公开发表至少1篇及以上核心论文才能申请毕业。
      不说国外的SCI和EI,光是国内就有SSCI、CSSCI和CSCD等多种核心期刊。
      在这么多选择中发表一篇核心,这看上去似乎很容易,但不同的高校要求不同,有的高校要求最低也是北核。
      而期刊能够发表的论文是有限的,每年需要毕业的博士数量又远大于此,也因此造成了很多人选择了延期毕业。
      除了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也是毕业路上的拦路虎。
      一般而言,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字数要求是5万左右,社会科学类学位字数则稍多一些,为8万左右。
      但博士不一般。
      针对华国非同一般的人口基数,等出了学校,你就会发现真正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凤毛麟角。
      所以一篇达到合格要求的毕业论文字数一般在20万字左右,几乎相当于一本专着的内容了。
      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异常严格甚至是苛刻。
      所以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延期毕业的博士会有这么多了。
      可延期毕业只是治标不治本。
      因此而产生的诸多压力有时就会变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想到这,陆时羡忍不住轻叹一句:“看来有的时候并非是书读的越多,思考问题就会更全面,看待世界也会更透彻。”
      摇摇头将沉重的话题从脑海中甩去,他转过身就往图书馆走去。
      他不敢打包票自己会一点问题不出,但不看书他现在就要出问题。
      ......
      半个月后。
      陆时羡放下手中的《表观遗传学》,看了看右手表上的时间,已经来到了两点钟。
      连续上了几天的遗传学课程,学期初始时的课程对他而言着实简单了些,实在是有些吃不饱。
      于是,他开始给自己加餐。
      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研究的是核苷酸序列在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化。
      它的存在解释了许多经典遗传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恋恋不舍地在第32页做上标记,陆时羡带上水杯和教案前往生科院。
      沉迷看了一上午的书,他好歹还记得自己要给人上课。
      于是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他完成了备课工作。
      没错,徐院士显然不会逗他玩,他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在燕大,很多院士会

第352章 痛啊!太痛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