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4章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1/2页]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朝着阳光追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一个月后。
      陆时羡成功完成了一篇名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在胚胎发育以及叶片两侧对称生长中的作用》的论文。
      这篇论文耗时一个月,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包含着他的心血。
      唐教授项目组里的成员都亲眼目睹他完成论文的所有过程。
      一般而言,在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只需要十天就能完成一篇合格的硕士毕业论文。
      不过,陆时羡并没有选择求助,而是独立完成了这篇难度不低的论文。
      从选题到实验到最后形成论文,三十天的时间里花费了他不小的精力。
      但获得的成果也是喜人的。
      “陆师弟,厉害呀!依我看你这篇毕业论文的水平投Sci应该都问题不大了。”一位看起来颇为成熟的成年男子忍不住赞叹道。
      他名叫薛利成,是唐立峰教授课题组最年长的一个学生,作为实验室里的大师兄,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给予他不少的帮助。
      此时,他颇为好奇地向陆时羡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进行答辩?”
      一旁的几个师兄师姐,特别是王潇潇全都转过头来,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这几天听闻的风声,让他们他们心里已经有所预感。
      陆时羡略微思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应该就在这几天我就会向学院提出答辩申请。”
      “论文虽然已经完成,但是一些答辩的准备还没有做好。”
      众人皆是点头,非常理解他的做法。
      虽然成为专职科研工作者之后,通过毕业论文的难度就有些小儿科了。
      但它的意义毕竟不同,也算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
      三天后。
      陆时羡向燕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部提出了提前参加毕业答辩的申请。
      申请很快经过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通过。
      在学院将这场特殊的答辩会准备妥当后,陆时羡得到了一个星期后参与答辩的通知。
      对此他并无异议,邀请答辩评委、安排答辩场地、进行沟通协调、准备预备会议以及熟悉答辩程序花费七天的时间已经算效率极高了。
      很快,在几位答辩评委带有欣赏的目光下,陆时羡独自走上答辩台。
      这是专门为他准备的现场。
      下面坐着的三位评委收到燕大的邀请函后,专门抽出了半天的时间过来看看这个最近吵得火热的学术新星。
      这次论文答辩的档次比上次本科毕业时要高上一线。
      主答辩评委高德峰院士,来自华国科学院疾病控制国家研究所。
      其余评委分别是华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维风教授,以及水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燕箐教授。
      一般而言,为了彰显主场优势,主评委都会由本校的学者来担任。
      但陆时羡情况特殊,燕大生科院大部分涉猎植物学的教授都对他颇为熟识。
    

第344章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