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包括他们之前想去而不得的筑波山和霞浦湖,也算弥补了一个小遗憾。
      很快,到了第二天。
      华国队的四人皆是严阵以待起来,因为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场比赛。
      东京时间,早上八点。
      第二十届IBO理论考正式开始。
      陆时羡拿到刚到手的试卷,开始进行审题。
      “亲爱的参与者,今天你将进行理论部分考试,共需要考试260min。”
      这个意思很明确,需要连续四个多小时的战斗吗?也就是说考验持久力的时候来了。
      “试卷共由两部分组成,A和B。”
      “A部分的问题有些是多个选择,这意味着可能有各种回答,但仅有一种多个选择的回答是正确的......B部分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回答方式有变化......”
      这跟培训的时候差不太多,于是他继续往下看。
      “在答题纸上不要进行改正,如果要改也必须很清楚......”
      “按你喜欢的次序来,我们祝你成功!”
      虽然已经在培训时看见过类似的表述,但是陆时羡还是必须将其认真的通读一遍。
      万一有什么细微的变化没看到,由于忽视造成了巨大的失误,那真的就不值得了。
      没有标注什么第几部分,试卷上直接就是细胞生物学摆在你面前了。
      简单扫了一眼A部分,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都是开胃菜。
      看向第一题:多肽是如何通过细胞质核糖体合成地点转移到线粒体的。
      果然没什么战斗力啊!
      陆时羡开始稍微回顾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
      “转运的多肽有起始信号序列,转运蛋白会识别这些序列并结合到这些蛋白上,转运蛋白最后带着这些蛋白到达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表面。”
      “然后通过跨膜蛋白的作用到到达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部,最终切割掉信号序列,重新组装和折叠成需要的蛋白。”
      陆时羡只好带着期待的心情,在试卷上圈出了大大的B和C选项,看看待会能不能遇见让他感兴趣的题目。
      期待的看向第二题,问的是在一个细胞中,线粒体和质体的的数目是怎么增加的。
      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我这是在做高考生物?
      ......
      接下来又做了几题,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送分。
      陆时羡的脸上开始有些异样了。
      因为突然有一道题目险些让他有些破防。
      DNA复制发生在哪一个期?
      A.G1期
      B.
      S期
      C
      :
      G2
      期
      D.M期
      这个题目让他怎么评价好呢?
      所以这就是国际赛吗?
      还真是简单的过分啊!
      不过尚且还算能够接受吧!
      毕竟这么多题目总有一两个基础题在里面的。
      陆时羡对此表示已经认命了,哪怕简单也需要他去动笔去完成。
      很快,陆时羡就将A部分的所有题目给刷完了,因为这部分的题目给他造成不了任何阻碍。
    &

第148章 平淡却不平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