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4章 不可思议的春奈桑[1/2页]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朝着阳光追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时羡正式来到第一题。
      确认β葡萄糖醛酸酶的存在。
      这题只有12分,基本说明处在送分的层次。
      他开始检查题目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
      哦?没有!
      也就是说这题会让你根据给定的实验器具和装置去设计实验。
      而这些都已经在旁边贴心的标出来了,不用上试验台去寻找。
      陆时羡的目光在标出来的实验器具和装置扫过。
      一些常用的的材料和设备直接被他忽略,忽然他在化学试剂里找到了答案。
      【1小离心管,内装固定液。】
      这还没啥,关键是下面的,一下子就让陆时羡找到了方向。
      【1小离心管,内装固定液(FB)。】
      【1小离心管,内装底物缓冲液(SB)。】
      【1小离心管,内装底物XGluc(S)。】
      像是自然而然的反应,看到底物缓冲液,陆时羡就明白果然是要用酶底物法了。
      在看到XGluc的时候,陆时羡笑的很灿烂。
      测定酶的活力,主要就是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他还以为真的有什么新花样,要让他用荧光法、旋光法和电化学法等方法,最后使用光化学或者电化学仪器来测。
      搞了半天,果然还是老一套啊。
      XGluc也就是5溴4氯3吲哚βD葡萄糖醛酸环己胺盐,是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检验的显色底物。
      它的测定原理很简单,就是葡糖醛酸酶会裂解
      XGluc,产生无色葡萄糖醛酸和深蓝色氯溴靛蓝沉淀。
      如果只是判断β葡萄糖醛酸酶存在,压根就用不着下一步的操作。
      然后将深蓝色的沉淀用分光光度计在615nm波长处进行测定。
      最后将实验过程和结论完整地写在试卷上,这题就已经结束。
      而整个过程结束还仅仅过去十分钟。
      已经拿下去14分,陆时羡长舒一口气,万里长征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来不及感叹,陆时羡开始着手第二题。
      这才是真正难啃的骨头。
      这题直接给出一段简介。
      为了做判断题,他刚刚已经粗略看过一遍。
      这里则是要进行精读了,不然下面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锥虫是引起人和动物睡眠病的寄生虫......为了更好的了解锥虫细胞周期和感染途径所涉及的不同蛋白的功能,现在做一些缺失周期蛋白前体。它是在锥虫中发现的一种表面蛋白,在其他锥虫中暂未发现.....】
      这里是介绍什么是周期蛋白前体,起到引子的作用,基本没什么价值,所以他看的很快。
      唯一的作用可能是让陆时羡心里有点底了,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他往下看去。
      【第一步,锥虫细胞被一个同时编码GAPR和β葡萄糖醛酸酶2种蛋白的表达载体转染或被不断转染,并纯系培养。β葡萄糖醛酸酶在野生锥虫中并不存在,在此实验中只作为一种简便的报告基因......】
      看到这里,陆时羡忽然明白了第一个实验是干什么的了,难怪有两个实验,原来是有预谋的啊。
      这一段讲的是实验原理,非常重要,陆时羡几乎一字一句的在看,然后在稿纸上写下关键性的信息。
      最后一段。
      【你需要对锥虫品系进行操作,删除编码周期蛋白前体的

第144章 不可思议的春奈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