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以下植物细胞中无膜结构、具有单层膜结构以及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纺锤体、液泡和高尔基体、叶绿体
      B、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C、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叶绿体
      D、纺锤体、内质网和液泡、线粒体
      这不就是高中生物吗?只要知识掌握的够牢固
      他敢打赌就算是高一学生做这题也基本上能够全对。
      陆时羡的脑中飞快冒出这个知识点。
      单层膜:液泡、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双层膜:叶绿体和线粒体。
      无膜:中心体和核糖体。
      陆时羡几乎没有什么思考,很快在试卷上写下大写的C。
      整个过程花了不到两秒钟。
      按照这个速度,很快陆时羡就来到第二部分: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
      共35题计45分。
      31.被子植物茎中的初生维管束来源于(
      )
      A.维管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原形成层
      D.三生形成层
      这个时候,熟练掌握知识点并形成知识框架体系的好处来了,相当于直接在知识库里搜索答案。
      植物学到维管植物到被子植物再到初生形成层。
      因为原形成层属于初生形成层,形成初生维管束。
      陆时羡大手一挥,再度填上C上去。
      这一块是他的强项,他做完的速度比第一部分还要快。
      接着是第三部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22题一共29分。
      最后是第四部分: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系统学,33题共计41分。
      有些不熟悉的题目,凡是他需要思考一分钟以上的,他就直接跳过了。
      所以他整个答题过程是非常流畅的。
      答完最后一道题时,他再翻回去看时,此时只有8道题目还没填上答案了。
      都是第三、第四部分的题目,要么需要一定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
      要么是他曾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可脑袋忽然像是断片一样,突然毫无印象。
      最后,陆时羡选择将计算题做完后,结束了考试。
      剩余四道想不起来的题目,他也没去蒙答案,就这么放着,准备待会去强化这方面的知识点。
      又不是正式考试,实在是没必要。
      等他抬起头看向训练室里的时钟时,才刚过晚上8点。
      陆时羡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活动了一下。
      回想起刚刚的答题过程,陆时羡居然觉得有些很爽。
      就是那种知识输入到输出的流畅感觉真的很让人着迷。
      所谓厚积薄发,用来形容他此时的情形是在合适不过了。
      等到八点半,梅婷准时出现在陆时羡面前,并递给他一张印满答案的A4复印纸。
      陆时羡接过来迫不及待地对起了答案。
   

第72章 坚持坚持再坚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