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盛怀?,眼睛中都透着伤心。
皇上心里想:太后的演技又提升了。
“臣不明白,太后是何意?”盛怀?依旧低垂着眼睑,语气淡淡。
“现西原战乱,北围不稳,大盛动荡不安,皇上也已到了弱冠之年,正是把握大局之时。王爷身为皇叔,更该为了皇上考虑。皇上你说呢?”太后把眼睛转向皇上,询问皇上的意思。
皇上自然明白太后的意思,她的伎俩一向是自己不说,让别人代替她说,她哪里都不会得罪,却渔翁得利。
“太后提起,朕倒是记起前几日百官上朝时,曾为朕无子嗣而忧心,还说朕的后宫空虚,需多纳些妃子。”皇上顺着她的意思,说出她想听的话。
“皇上说的是。先皇仅有皇上和元仁二子,哀家虽是元仁的生母,可元仁年幼,刚满六岁,如今也帮衬不了皇上。王爷是皇上的亲叔叔,自然要为皇上为大盛的江山考虑,尽快添子嗣。王爷的子嗣终是盛家人,自然以后都是为皇上为大盛尽心尽力的。”那双桃花眼闪着微光,说的都是冠冕堂皇为国为大家的事。
皇上假装沉思了一会儿,面色严肃,最后艰难地做出决策:“太后说的是。后宫选妃的事,就要辛苦太后为朕操持。”
“哪里辛苦,都是为了大盛江山。”太后点点头,对于皇上的回答很是满意。一切都是按照自己心里想的完成。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儿,太后端起茶水,眼睛的余光看了一下盛怀?。
皇上当然很配合地直直盯着他,听他如何说。
就算盛怀?知道太后想什么,也不能顺着她的意,一向如此,不顺她的意,就是不顺皇上的意。
“皇上多添子嗣便是大盛之福,臣双腿已废,怕是不能再拖累良家女。”盛怀?终于抬起冰冷的眼睛,对皇上冷冷地说。
他说完后,皇上明显的脸色暗沉,太后立即做起和事佬。
“王爷的腿是为了大盛才伤的,哪个女子嫁了王爷自是她的福气。”
“太后说的是,太后也是为了皇叔好,就请太后为朕选妃时也帮皇叔留意合适的女子。”皇上附和太后。
“皇上能够明白哀家的心思,哀家真是高兴,皇上一向都是最孝顺的。”太后又是义母一般的笑容。
“朕的亲人也没几个了,自然是要孝顺太后。”皇上对太后也是掏心掏肺的好,明明俩人看着一点都不像母子,却俨然一副母子和睦的模样。
盛怀?却狠狠泼冷水:“太后和皇上母慈子孝,堪称天下人的典范。臣体弱,怕是不能再有子嗣,要辜负皇上和太后的心意。”
“王爷你这是何苦呢?哀家只想你们叔侄和睦,盛家子嗣绵延而已。”太后为难地拂袖掩面。
“太后都说了,这是盛家的天下。”盛怀?说。
“王爷这是何意?”太后眼中瞬间有了波光,眼角随即落下一滴泪。
“太后非要臣说明吗?”盛怀?冷冷看她一眼。
“皇叔,不要太过分!朕念你为大盛伤了双腿,即便你目无法纪,目无天子,朕都可以睁一只眼闭眼。可你不能对太后如此无礼!”皇上拍案而起,怒气冲冲。
“皇上,不要忘了臣才是与你血脉相连的。他们都是出生在李家的。”盛怀?提醒他。
“皇叔,若不是那点血脉,朕还能这么称呼你吗?”皇上大袖一挥,桌上的书散落一地。
“皇上息怒,不要生王爷的气,免得气坏了身体。”太后擦了眼角的泪,着急地劝着两位。
“他还是朕的皇叔吗?这些年他做的那些事,最后不都是朕在为他善后。”皇上一手撑在桌上,一手扶着额头,明显被气的不轻。
太后一边擦眼泪,一边眼角的余光从未离开过他们。
盛怀?抬起眼眸,毫无愧疚地对皇上说:
“皇上也不必在臣的面前说这些,既然皇上和太后都如此在意臣的家事。那么臣的王妃,臣自己选。”
“王爷有意中人了?”太后面露惊讶。
“臣要娶夏半为妻,她也是臣的救命恩人。”盛怀?说。
“皇叔何来的救命恩人?”皇上也是惊愕,而后又扶着额头,觉得他又在搞事情。
“天谭寺遇刺时,是她救了臣。”盛怀?解释道。
“莫非是右相府生日宴那天的婢女?”桃花眼一闪而过的狡黠,而后故意说。
“她是一个婢女!”果然皇上一听又发怒。
“哀家听宜兰说起过,王爷还为了这个婢女持剑大闹了生日宴。”太后又解释一下,顺便火上浇油。
“她叫夏半,她不是婢女。”盛怀?霸气回应。
皇上扶额,坐回龙椅,喘口气,平息一会儿,才道:
“皇叔,你何等身份,怎么能娶一个婢女呢?最多纳为妾。”
“臣说了,臣要娶她为正妃,河清王府的正妃。”盛怀?一副我行我素模样,不把皇上的话放心上。
“这是要丢皇家脸面吗?”皇上一拍桌子。
“皇上可是忘记了自己的生母也只是个绣女。”盛怀?冷眼看向皇上,满脸的不屑。
太后面露惧色,心里却志得意满:盛怀?,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这是皇上的逆鳞,你也敢碰。即便是一个无用懦弱的皇帝,可终究还是大盛之主。
“盛怀?!朕对你的宽容是有限的!”皇上怒红了眼,抓起桌上的砚台,准确无误地砸到了盛怀?身上。
房内瞬间寂静一片,只听见砚台从盛怀?怀里滚落到地的声音。
盛怀?的脖子和衣襟上都是黑色的墨水。
太后的神情恢复的很快,她目的已经达到,该走了,再待着容易惹事上身,于是给身旁的宫人使了眼色。
宫人立即心领神会。
莞尔宫人开口提醒道:“太后,二皇子到时间服药了。二皇子受了风寒,若是太后不在,怕是不喝药。”
太后轻轻应了一声。
皇上还未有子嗣,宫人口中的二皇子是当今皇上的弟弟,盛元仁,先皇遗腹子,年仅六岁。
皇上面色稍微缓和,说:“还是元仁的身体重要,太后辛苦了。”
“皇上,那哀家先去照顾元仁。”
第22章 见皇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