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小时候最盼着的就是过年,过年别提有多高兴,过年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饭菜、饺子、水果、瓜子、糖果。
      可以放鞭炮、放滴滴筋,还有花灯,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吃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和饺子。
      过了小年,妈妈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为我们缝制新衣服、洗洗涮涮、做酥锅、蒸枣馒头、蒸年糕、炸年货、炒瓜子。过年包饺子时,妈妈会将几个钱币洗干净,用开水煮煮,包进饺子里,谁吃到了,寓意吉祥如意,一年有好运。
      其实还有一层用意,妈妈就是想让孩子们多吃几个饺子。吃饺子时,总盼着能吃到钱币,为了能吃到带钱币的饺子,吃饺子时睁大了眼睛,看看哪个饺子和别的饺子不一样,可能里面会有钱币,吃到嘴里,没有钱币,会感到很失望,再盯着盘子里的饺子。
      寻找带有钱币的饺子,希望下一个吃到的饺子里会有钱币,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乎吃到撑,终于一口咬下去有点硌牙,哈哈,吃到钱币了,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声喊:妈妈,我吃到钱币了,姐姐也都吃到钱币了,爸爸、妈妈会很开心的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都很棒,愿好运常伴着你们,愿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
      一家人都很开心的笑了起来。欢声笑语萦绕满屋,这是幸福的年味。年,过的就是一家人的团聚,一家人的幸福。
      时间的积累,岁月的沉淀,年轮如一壶老酒,越陈越醇香。
      小时候过年的场景留下的都是满满的记忆,美好的时光。
      小孩盼年,大人忙年。过年时农村赶大集最热闹。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姥姥家时去赶过大集。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集可真是热闹,卖糖葫芦的、捏糖人的、蹦爆米花的、卖鞭炮的、卖对联和福字的、卖肉的、卖鸡鸭的、卖鱼的、卖菜的、卖炒货的、卖糖果的、卖点心的、卖日用品的,整个集上充满了叫卖声,好不热闹。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想置办点年货回家过个好年,有推车子来买年货的(农村那种手推三轮车),有挑担子来买年货的。
      置办年货的人们来回穿梭于集市上,货比三家,为了能省点钱,与卖货的老乡讨价还价,最后成交,皆大欢喜,临走时不忘留下一句:生意兴隆,过年发大财啊!和气生财,卖货的老乡也会回敬一句:都发财都发财。
      置办年货的人们,无论是推车的,挑担子的,都是满载而归。过年总要割上一刀肉、买只鸡、买条鱼、买对联、福字、买鞭炮、买瓜子、买糖果,基本上赶集的人都会买这些东西。
      过年一定要割刀肉包饺子,贴对联、福字是过年习俗,买挂鞭炮,年三十放一下。
      把一年的晦气都蹦走,把好运留下来,来年有个五谷丰登的好收成,祈福家人平安健康,宰只鸡,大吉大利,买条鱼,年年有余,瓜子、糖果,甜甜蜜蜜,日子过的甜如蜜。
      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过年也要买点,一家人欢欢乐乐过个好年。
      赶大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超市里卖什么的都有,就是少了赶大集的那种人间烟火气,浓浓的乡音,淳朴的老乡迎面走过互相打着招呼,喊着:大爷、婶子、大娘来赶集了,看看彼此都买了哪些年货。那场面感觉好亲切,好接地气。

第49章 新年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