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萧若依走了之后,他明显感到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有点儿势单力薄的感觉。
得培养几个得力的人手,自己才能分出身干点别的。
他把目标盯上了村里几个刚去年毕业的高中生。
其中一个女生,他让他负责会计业务,除了尽力教她一些记账知识,还特别鼓励她学一些会计相关的知识。
还有三个男生,他让他们蹲点记录数据。
他准备把他们往业务员的方向发展。
但想要学卖饲料,掌握一定的成长数据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杨红伟事先都跟他们和他们的家长沟通过了。
所以,几个人都非常的卖力。
不知不觉间,杨红伟家的千金已经满月。
杨红伟给女儿起名叫做杨梦夕
按照当地的习俗,他给女儿办了一场盛大的满月宴。
全村的人差不多来了一半,几年前声名狼藉的他总算又积攒了一点名气。
孟婉婷在俩妈和丈夫的悉心照料下,吃的白白胖胖的。
就连女儿也吃的跟她一样胖,不过,小时候胖的真的蛮可爱的,没有一个不喜欢的。
他的饲料厂已经开始有了起色,从开始的五六家发展到现在的七十多家,虽然说在总量上还远远未达到他理想中的那样,但是口碑却在慢慢的树立。
杨红伟做出了一个大胆营销策略,那就是体验式消费。
就是让养殖户先把饲料拉回家用,等到最后将鸡卖了之后,再将饲料钱全额付给杨红伟,因为饲料钱毕竟占到了养殖投资的百分之七十。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养殖户的饲养成本支出。
不过,现在他手头的钱也不宽裕,以上赚来的钱都砸进去了还不够,他又通过银行贷款两万。
这在孟婉婷和爸妈的眼里,简直是疯狂的行为。
这样做,换来的好处就是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了养殖这个行业。
杨红伟在空闲时间收集了最全面的养殖管理知识,当然这其中有很多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先进理念。
他将收集到的这些知识、信息编辑成一本小册子,分发给每一家养殖户,便于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参考,尤其是对一些新的养殖户帮助颇大。
然后,他又找到附近的孵化场、屠宰厂,帮养殖户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饲料厂成立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带动了周边一百多新养殖户,这还不包括那些原来的养殖户。
因为在那时,农民可以做的事并不太多。
他还专门为饲料注册了个“萧博士”商标,这也是提前和萧若依商量好的。
这个名字的寓意不言而喻,更容易让养殖户相信他们的饲料。
他原本打算开在县城的原料门市的计划也做了更改,他把门市就开在了离饲料厂只有一百多米的另一个粮仓。
毕竟,他们村所在的位置离县城不远,再一个原因就是养殖户认准的是杨红伟这个人,而不是一某个地方。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支出。
杨红伟的父亲也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他对杨红伟的大多布局也都赞同,只是在有些问题上怕杨红伟吃亏,保留了自己的看法。
他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在原料厂这边。
饲料厂那边,杨红伟把权力下放给孟婉婷闺蜜的丈夫张天生。
现在那几个年轻高中生在杨红伟的培养下也都成长起来了,甚至都可以帮他开拓市场了。
杨红伟给那个女孩报了一家当地的委培会计学院,让她系统学习一下会计知识
经过杨红伟的各方面的精心布局,他的饲料厂有了很大的转机。
现在周边有两百多家的养殖户已经加入到他的商业版图中。
现在,饲料厂火力全开,才勉强能够提供用户的需求。
如果用户需求量继续增加的话,他只能先再进两套设备。
因为他也保证不了自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出那种自吸式粉碎搅拌一体的加工设备。
虽然,他对那种设备非常熟悉,但这并不表示他在短时间内就能将这种机械做出来。
因为加工这样一件东西,有些东西买来就能用上,但有些零配件需要到特定的厂家定制。
还有,就是一些工艺、尺寸等问题需要解决。
他需要慢慢的解决这些问题,最好是在空闲的时间研究,他给自己定了个一年的期限,一年之后,让自吸式粉碎搅拌饲料机成为奔富饲料厂的加工主力设备。
因为,他还有其它的一些事情要做。
就比如说,他还想继续趁着这几年还没有太多人关注收藏,多往手里搜罗一些好东西。
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京都。
第46章 体验式消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