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件是明末清初的有束腰马蹄足带托泥香几,选用了榉木上品血榉,造型和制作手法都是和黄花梨等名贵硬木相同,出自于苏锡一带能工巧匠之手,绝对称得上是一件惊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堪比黄花梨家具。
如果把海黄比做官窑的话,这件家具就相当于瓷器中的民窑极品了。
他准备把那些做工精良、保存完好的明末清初的榉木家具也保留几件。
杨红伟看完之后,从另外一边转到办公室门口,有点儿庆幸的对砖窑老板说:“总算还有几件有点儿价值的东西。”
“实话跟你说了吧,当初你买这些东西的价格,都超过了我买海南黄花梨明式家具的价格了。”
“我只能按照我在下面收东西的价格给你。”
“就你收的这些东西,说实话我一件都看不上,只不过看你这境况实在是落魄,不帮你于心不忍。”
按照目前这个砖窑老板的状态,他现在估计连一刻钟都不愿看到这些让他崩溃的老物件。
杨红伟又何尝不知道他的境况。
但是,同情归同情,生意是生意。
他只能这么说。
“到时候,你看看我收的那些,你就明白了。”
“你这些货,只能和我那些普货一起装车拿到市场上卖掉。”
“能不能卖掉还不一定呢!”
“你别指望我来填补你的亏空”
“要不然,你也可以再找个专家来看一眼,他们还不一定有我给得高。”
“给钱就行,反正是赔了。”
“十五件家具,我最高能给你出到一千两百块钱。”
“再高我也不敢要了。”
“你可以考虑一下。”
“至于剩下的那些,我给你支个招,尽量让你在几天之内卖掉。”
“不过,得容我晚上考虑一下。”
“定的价格不要太高,最好别超过三十一件就行,我估计三到五天便可销售一空。”
“真的吗?”
“相信我!”
“好吧,你就把那十五件拿走吧!”
“我也不想在这儿耗着了,还不如回去烧一窑砖来的痛快。”
杨红伟总算是凑够了一车货。
这两天,他着实也有点儿小失望。
前几天的“宏图大志”化为了泡影。
看来,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还得从长计议。
本来他想把这些家具送到自己在京都的新家中,但杨红伟答应过人家,先让人家住着,也不好去打扰人家。
所以他决定,先回京都。
把收来的那些珍品先放到郑老爷子的四合院,后面收的清中期以后那些普货的直接拉到潘家园卖掉换钱。
就这样,本来计划半个月的通县之行,四五天就结束了!
不过,还好收获满满。
第二天,满满两卡车的货,从通县运回了京都。
先把那些珍品家具卸到郑老爷子四合院的西厢房。
然后就直奔潘家园。
大小二十件的的各种家具在车上就被潘家园一个专收老家具的商家一下子全买了。
他又小赚了一笔。
他忙完这些之后,就准备回去了。
“那谁,姓杨的,捡破烂那小子,让姑奶奶我找的好辛苦啊!”
“也不留下个地址啥的。”
林清心怒气冲冲地跑到杨红伟面前,伸出拳头就砸了过来,打了杨红伟一个措手不及,嘴还高声的喊叫着。
“留地址,找我打架啊!”
“说吧,找我啥事?大小姐!”
杨红伟挑衅似地看着林清心。
“不是我想找你!是我爸!”
“你这些日子去哪儿啦?”
“我每天都来潘家园找你,可你一直不露面。”
林清心一句接一句地说道,语速也快。
“去通县玩了几天。”
“哦,对了,老爷子的生日快到了吧!”
“一会儿帮我带个东西给他老人家。”
“什么东西?”
“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算一份心意吧!”
说着,就从一个布包里拿出来一个笔筒递了过去。
“清乾隆时期名家精雕而成,前两天在通县刚好撞见了,想着老太爷快过生日了,就当场买下了。”
“那我爷爷过生日,你就不过来了?”
“我很忙的。”
杨红伟想着这几天把这边的事情安排一下,就该回去陪婉婷了。
“再忙也得先把我爸的事给办了。”
“什么事呀?这么着急!”
“好像是帮一位大人物鉴定一样东西。”
“这种事还是找别人吧,我只是一个拾荒的,万一弄错了,丢人的不止是我,还有你爸。”
杨红伟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越是大人物,心里越忐忑。
&n
第35章 让你长长见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