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爷约定好之后,杨红伟开始收拾自己今天的战利品。
一件宋钧窑天青釉折沿盘,还有一个宋代钧窑大碗。
一件明成化青花花卉纹卧足杯。
一件明代雨过天晴瓷撇口碗。
一个北宋时期定窑刻花大碗。
还有雍正时期的三件东西
…
官窑居多,有三件民窑,但都是民窑瓷中极品。
这绝对是他干这行以来碰到最好的东西,但价钱也贵多了。
但绝对算得上是惊天大漏。
杨红伟不敢想象二十多年之后,这十六件瓷器能涨到多少。
起码得一个多亿吧!
原本,他就知道这个地方应该能淘到不少的好货,但没想到竟都是如此极品!
杨红伟这几天都显得兴奋无比。
一个又一个的大漏都被他收入囊中,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如果能再把大爷的那座房子也买了,到时候咱也成了京都有房一族了。
也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在前世,他是四十岁的时候,才在京都买下了第一套房。
这一世,这个进程差不多提前了十几年。
到时候,把婉婷和孩子接过来。
每天回来之后,就能看到那个貌美如花的老婆和活泼可爱的儿子,当然也有可能是闺女。
想想都觉得幸福!
他想着等到明后年有钱了,再在京都买它两套四合院住住。
一套给爸妈住,一套自己和婉婷住。
不过暂时是不行了,这些日子,总是见到好东西,自己实在是挡不住诱惑,彻底沦为了一个剁手党,钱可是砸进去不少。
不过,他现在每天也有不少的进账。
但入不敷出的居多。
接下来几天,他俩在这一片穿大街,走小巷,忙的不亦乐乎。
捡漏在这几天都是常态。
除了得到不少极品、珍品,精品捡漏更是不在话下。
就连杨红伟很少接触的书画也捡漏了几幅精品。
杨红伟偶尔也会给猴子几件东西让他把玩一下。
正是因为这几天接触了太多的好东西,猴子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比街上那些练摊的手段要高上一些。
不过,干这一行,没个三两年是学不到什么真正的本事的。
因为,这几天他们速度有点儿慢,也比以往转得仔细,所以,原定的七天时间,又延缓了两天。
普货跟甩货就更多了。
前几天买了五六百件,这不又有了三四百件。
还是这一片的文化底蕴足啊!
潘家园和十里河这一块就是京都古玩中心,以前是,以后几十年仍然是。
等把这个区域转完之后,他就跑到那位大爷那儿,把那三千五百块钱给了人家。
并许诺,自己并不慌着搬进来,大爷大妈爱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
妥了,咱在京城也成了有房一族了。
杨红伟把整个内城外围的区域转完用了两个月多点儿的时间,也算是提前结束了任务。
他还没想好外围工作应该怎么去开展?
所以这两天,他闲下来了。
就当给自己放个假。
也趁机清空一下自己的思想。
突然之间,感觉不知道该干啥了。
去了两趟博物馆。
去了几次琉璃厂、荣宝斋。
到启功老爷子跟老爷子聊了几次天。
请章子依吃了一次饭。
给大杂院那个漂亮寡妇送了一套衣服。
偶尔再到内城中去转转,收几件喜欢的东西,内城也是他非常喜欢转的地方。
这天,他骑着平板车走到一个胡同口,看见一群老人在巷口下象棋,他走过去,在那儿看了热闹。
“将军”
“这步不算。”
“诶,诶,这棋到底还能不能玩了。”
“这没多大会儿工夫,你悔棋悔了二十多步了。”
“不就玩个棋嘛!何必认真呢!”
“那这样玩,还有个啥意思?”
“我不玩了,老孙来吧,我去喂我的鸟去了。”
“我也不玩了。”
“诶,别走啊!”老是悔棋的那个老头喊道。
旁边两个老头坐在石头上闲聊天。
“昨天去通县走了一趟亲戚,发现那边挺落后的。”
“现在的通县可没有明清两朝的那种繁华气息了。”
“那时候,郑和下西洋压船底的那些红木和其它的各种货物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城的,当时那叫一个热闹啊!
“现在那边估计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好东西。”
听到这,杨红伟脑海里突然想到了明清老家具。
“有那种明清时期的老家具吗?”
“听说有不少的老家具,但有没有明清的我就不知道了。”
杨红伟想要再了解点详细的信息,可是那两个人拍拍屁股走了。
有没有都得到那儿去看一下。
自从上次和猴子看那个老家具被截胡之
第31章 我在京都也有房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