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主持人拿着话筒站在边上,随时准备出场主持竞拍。
      待到工作人员把藏品放置到展柜之后,主持人身穿蓝色旗袍款款而至。
      “热忱欢迎大家来到拍卖会现场,有请京都古玩协会理事长宋均宋老爷子发表简短发言。”
      原来宋老在古董收藏界的地位这么高!能受到宋老的邀请也是荣幸之至啊!
      一会儿,无论如何都得去和宋老打个招呼,说是邀请自己,实际上是想鼓励年轻人进入古玩圈。
      宋老爷子上台果然只是廖廖几句,便结束了讲话,并做出了让主持人开始竞拍的手势。
      主持小姐首先宣布了今天所有竞拍品的名称以及相关信息。
      接着,宣布竞拍流程和竞拍规则之后,竞拍正式开始了。
      “第一件拍品由来自沈阳的杜文勇委托竞拍。
      “红山文化玉龙,起标价一万。
      “请各位竞拍者举牌出价。”
      “一点一万。”
      “一点二万。”
      “一点三万。”
      …
      “五万。”
      “还有人加价吗?”
      “五万一次。”
      “五万两次。”
      五万三次。”
      “五万成交。”
      “啪”的一声,锤头落下。
      “恭喜来自天津的周先生以五万的价格获得红山文化玉龙。”
      顿时底下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
      杨红伟心里清楚,在当时这种红山文化的玉器在拍卖会上的曝光率不高,所以才导致有些玩家对它的认知不够。
      估计那个年轻店老板要是知道这一个都能买到五万,他不气疯了才怪!
      “第二件藏品由来自北京的王先生委托本拍卖行竞拍。”
      “清乾隆铜鎏金牛头欢喜佛。”
      “起拍价三万万。”
      “有请举牌出价。”
      “三点一万。”
      “三点二万。”
      “三点三万。”
      …
      “六点八万。”
      主持人在台上不停的问着有没有人再加价,直到全场都没有沉默了之后,主持人拿起了手中的竞拍锤。
      “六点八万一次。”
      “六点八万两次。”
      “六点八万三次。”
      美女主持人的拍卖锤重重落下。
      “成交。”
      …
      拍卖会还在进行着。
      各个竞拍者都在关注着各自感兴趣的东西。
      杨红伟一行几个人就是奔着米芾的《离骚经》来的。
      拍卖会现场的气氛随着拍品的热度出现一波一波的高潮。
      米芾的《离骚经》是第三十五号竞拍品,台下应该有不少人惦记着。
      竞拍品一件一件的都换了新的主人。
      终于等到了!
      “下一件展品是由台湾侨胞谢女士委托竞拍。”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
      “他对于五体,即篆、隶、楷、行、草尽皆精通,尤擅行草,其书风潇洒、舒畅,圆润遒劲,熟而不俗,出手自然,堪称宋朝书法天花板,为后世书家所敬仰。”
      “下面有请竞拍者参阅。”
      果然,有差不多十几位竞拍者先后上台参阅。
      杨红伟和另一位鉴定师代表林建业家族上台参观鉴定,这位鉴定师在业界也是非常出名的。
      他看杨红伟的眼神,总是带着一种鄙视的态度。
      对于杨红伟来说,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但对于林清心来说,杨红伟可是她请来的人,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失了面子。
      起码在她眼中,杨红伟在鉴宝上造诣非浅,值得她这个大小姐去维护。
      一行人上台围着那本册页仔细研究,每一个字、纸张、字体、收藏家印章以及米芾本人印章等。
      各位鉴赏家看过之后,没有人提出异议,包括林建业也认为是真品无疑。
      其实,如果从这本册页中,杨红伟也看不出什么。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两世经历的他,他知道这本册页有两种版本。
      一种是纸本的,为纸摹本,也就是目前看到的版本,后来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一种是绢本的,后世很多的书画鉴赏大师都认为绢本《离骚经》是米芾本人真迹。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本《离骚经》册页此时还被埋没在金陵城民间的一户农家呢!
      据说是国民党一官员逃离金陵城的时候,仓惶之中,落在了路上,被一民妇捡到,当作压鞋样的工具。
      最让人感到可惜的是,农妇一家居然还不知晓它的收藏价值。
      这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
      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如愿以偿。

第25章 拍卖会现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