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多数是穷苦人家的女儿,目不识丁,差事五花八门又规矩甚多,全凭口述脑记特别容易出差错。
      高低立见分晓。家生子丫鬟从小耳闻目染,甚至有些府中得脸管事家中富裕,家里还养着丫鬟,自己还要给他们立规矩。
      因此家生子丫鬟们有着天生的优势,同铺里那个圆脸丫鬟初鱼,明明是个贪吃的憨丫头,只因做起差事又快又好,礼仪规矩面面俱到,还得了魔鬼刘嬷嬷多次赞赏。
      识字的初霜在外来丫鬟里出类拔萃,除非累狠了动作做不标准,几乎不出错。因为她向嬷嬷们要了几张纸,每天把要求简单地记录下来,每天晚上自己还默诵,红初柳也不得不佩服她认真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
      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还真是不好记,小丫鬟们往往丢三落四。红初柳也挺同情她们的,但只是同情,毕竟彼此也存在着竞争关系。
      红初柳前世工作的时候,是信奉“好记住不如烂笔头”的,可她穿过来的背景不允许,她可不想被人当妖孽,只能另辟蹊径。
      “姐姐,这个是什么意思啊?”初雪拿着红初柳在一张纸上画的密密麻麻的怪图,指着其中一小组图,画的是一个盘子后面有一个弯腰的人,甜甜地问道。
      “端完茶、送完膳,退下时不能站起来转身就走,得往后倒行五六步才可以转身走开。”红初柳一边与她手中的绣品作斗争,一边耐心解释道。
      “那这个图,一个跪着的小人儿,后面一个弯腰的小人儿,意思是跪完以后也要退后倒行几步才可以转身的意思吧?”
      “还有这个,一个桶、一个大扫帚、一个小扫帚,意思是扫地要先洒水,再用大扫帚扫树叶,小扫帚扫地灰,是吧?”
      “初雪真是冰雪聪明,就是这个意思。”红初柳还挺有成就感的,她画的小人,就是一个圈圈加几根火柴的超简笔画,居然也有人能看懂。
      第五日是约定交绣品的日子,嬷嬷们很是善解人意地停了上午的规矩训练,让大家能在铺子里赶一赶绣活。
      一直绣到午饭时分,红初柳眼睛干涩、脖颈酸痛,二话不说收了东西就去吃饭。
      不明白小丫鬟们为什么会觉得进绣房是最轻省的活,对她来说这哪是在绣花,这简直就是在绣命。
      出发前初雪将她正好绣完的两个绣品仔细折叠好,贴身平整地放进自己衣襟里,红初柳不知为何有点“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初雪只是胆子小些,腼腆一些,脑子一点也不笨。
      吃完午饭,红初柳决定先睡饱了再说,反正她就是个垫底的绣工,哦,不,她那估计连绣工也算不上。下午还不知道要学什么新规矩,精神好很重要。
      就快要进入美梦时,一声惨叫钻进她的耳中:“啊!我的锦鲤,是谁给我拆掉的。呜……”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这句古话充分说明了人性的复杂。并不因绣品好坏影响去留的一场小比试,也能弄得这么“腥风血雨”。
      刘嬷嬷顶着一面黑锅底脸进了房间,冷眼扫过众人,胆子小点的都不敢直视。比如初雪,这会儿正紧紧靠着红初柳,手里的绣花针都快被她捏断了。
      “都把各自的绣品拿出来放在手上给我看。”刘嬷嬷背着手命令道。

第18章 小风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