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章邯对于此种说法嗤之以鼻,“你大可不必为了说服我,在这里编故事。”
“你先听完,再看是否准确。”
“其实,现在战场的形势一目了然。虽然项羽暂时胜利,但章将军坚守在棘原的战术,却使项羽一筹莫展。”
“当时,项羽的军团已超过四十万人,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别说打仗,这么多人吃饭都是个问题。再加上刘邦的西征军连连告捷,使得项羽开始心烦气燥起来,常常盯着地图上的函谷关发呆。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但范增不让他蛮干,时间就这么悄悄地流逝着。”
“其实,范增是在等一个机会。”
“终于,安插在咸阳城内眼线报告,赵高和回去搬救兵的司马欣闹翻了。”
“范增于是推测,当时的章将军一定在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就说服项羽派陈余说服章将军投降。”
“陈余怕说不清,回去写好一封信,揣在怀里,赶往章将军的驻守的棘原城,用箭将书信射进城内。”
“当时,司马欣已经悄悄回到棘原,把自己见到的和听到的添油加醋说给章将军听。注意,是添油加醋,而不完全是事实。比如,章将军胜利还可能保个全尸,如果失败了,回到咸阳就要被车裂等。”
“再者,以章将军的性格,定不会愿意卑躬屈膝去奉迎赵高这样的阴险小人。”
“况且,这些士兵跟着章将军浴血疆场,最后保的却是这样一个昏庸的王朝,也让章将军心有不甘。”
“正在这时,你收到了陈余的信。”
“信的大意是:今将军为秦大将三年,所亡失者已十万众。赵高素来欺上瞒下,见事急,恐二世问其罪,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其责而免其祸!将军居外日久,朝中多有内隙,余深恐大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天之亡秦,尽人皆知也。将军对内已无端受到指责和与猜忌,对外又处于孤立无援之境地,长此以往,出路安在?为将军计,何不联手诸侯,反戈一击?既可消弭祸患,又可与诸侯共分天下,岂不比自己蒙冤,妻子受辱强过百倍?将军思之。”
听到这里,章邯坐不住了。
前边可以说是子婴在编故事,但信的内容,一般人可看不到。虽然不是完全正确,但大体意思很贴近。
这不得让他对子婴刮目相看。
当时,章邯接到信看了几遍,觉得有道理,连忙叫来司马欣商量对策。
司马欣趁机劝说章邯不要犹豫了,以免夜长梦多。
况且自己和项家也有些渊源,对项羽还是了解的。如果项梁在,或许会好点,但项羽可是个暴脾气,稍一犹豫,机会就没了。
当时,章将军还会犹豫,既然项羽想劝自己投降,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外人的名义?自己派人来说不就成了?
司马欣于是主动去约谈项羽,但项羽又嫌司马欣官小了,一怒之下派蒲将军趁黄昏引军渡过漳水,攻击漳南的章邯前线守军,守军不能敌,引军后退。
项羽则自带主力部队,在汉水上游攻击秦军卫戍军团,再度大破秦军。
章邯见大势已去,只好答应投降。
项羽不计前嫌,封章邯为雍王,留在楚营中共商大事。
“其实,这是范增的主意,不把章将军放虎归山。”子婴补充道。
第64章 二说章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