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与部下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
于是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用白起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用始皇帝来对证纣王,谁还能说出别的话来?
那一天,黄珂算是风光了一回。
因为纣王和白起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截然相反,也就有了截然相反的两个结果。
虽然纣王的失败,不是此一原因,谁又能说,不是其中之一呢?
那以后,黄珂又藏起了锋芒,在切磋中很少发言。
当然,穿越后的新子婴不知道这些细节,只知道那天晚上,一个和自己身形,甚至走路姿势都差不多的门客挺身而出,愿意做自己的替身。
应该说,那时候的黄珂还没有假王而立的心思,有的只是报知遇之恩罢了。
但人都是会变的,有时候,真假就存在于一念之间。
现在,整个咸阳城几成废墟,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在周围形成犄角之势,这是个既安全又危险的地方。
当然,子婴现在能想到的危险,只是楚军的干扰,并没有想到黄珂的卷土重来。
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敌人,将成为子婴匡扶秦室路上巨大的绊脚石。
藏宝井周围的围墙已经建起来,采用的是城墙的建法,厚且高。
派到太白山寻找隐蔽山洞的人也已经回来,说有大小三个山洞可作为存粮和练兵的场所。
看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陆柯无提出了去见章邯,看看能否说服他加入子婴阵营。
“对了,章邯我知道,但没有过交往,只是大军出行前见过一次。不知此人到底如何?他先是屡战屡胜,后又投降项羽,着实有点奇怪。”子婴想了解一下这个人。
“对于摇摇欲坠的大秦帝国,章邯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章邯及时组织了一支由骊山刑徒编成的军队,这才打败了周文率领的‘张楚大军,又趁胜挥师东进,先后击败了陈胜吴广以及项梁和赵国的军队,并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
“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章邯出来东挡西杀,秦二世也不可能苟延残喘这么多时日。”
“但奸相赵高和秦二世是如何对待章邯的?当章邯遇到了平生劲敌项羽之后,由于打不过楚军而派人向朝廷请示的时候,派去的人不仅没有得到秦二世的召见,还险些遭到赵高的迫害!”
“章邯于是看透了赵高的狼子野心——他既想章邯胜利,又怕章邯功高盖主,阻挡他实现野心的计划。赵高的落井下石伤透了章邯的心,让章邯彻底对秦朝失望。于是,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章邯只得选择与项羽结盟,双方达成了联合推翻秦二世和赵高的约定,事实上章邯并没有投降项羽,此时双方只是合作反秦的盟友。”
第55章 是敌是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