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刘邦现在是汉王了,也开始论功行赏。
尤其是客卿军师张良立下大功,刘邦慷慨赏赐他黄金百镒和珍珠宝物二斗。
但张良转手就把这些送给了项伯。
刘邦眼前一亮,又备了不少礼品,让张良送给项伯,求他在项羽面前说情,将汉中盆地全封给自己。
项羽表现得很大度,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还答应再拨出三万多兵马,让他们跟随着刘邦进入汉中,也算是对刘邦的一点补偿。
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很多人因仰慕刘邦的风范,而自愿跟他进入汉中。
张良要回韩王处述职了,毕竟他现在还是韩王的属下。
张良跟随大队至褒中,观察地形后给刘邦献计,烧掉刚刚经过的栈道。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阻绝外面兵力的侵入,二是迷惑项羽,使他认为刘邦已无意再回中原争霸。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蜀道艰难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又因为兵马过山,必须走栈道,其艰难可想而知。
这种先穿凿岩壁、再用圆木作支柱而建架成的人工通道悬在空中,稍不留意,人马就会跌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这种山路,莫说来自中原的那些兵士,就是常住居民走在上面也会提心吊胆。
几天下来,很多人摔下深谷后毙命。
本来有很多人愿意跟随刘邦进入关中,但眼前的困难显然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于是,这些人便原路返回,自寻生路去了。
刘邦面对窘境,也只能顺其自然。即使部将离开,他也不让人去追,告诉众人,这或许是天意。
直到有一天深夜,萧何不辞而别,让刘邦的心凉了一大截。
那一刻,他似乎觉得天都要塌了。
刘邦和萧何的关系,可不是朋友这么简单,那真是人人皆知的莫逆之交。
萧何在沛县认主吏掾的时候,就和刘邦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刘邦。
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的路上,私放了囚犯,沛县县令得知后,将刘邦的妻子吕雉关入监狱,还是萧何出面,与曹参一起将吕雉保释出狱的。
随后,萧何又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事,为刘邦出谋划策,立了不少功。
刘邦被封为汉王,立即就让萧何当了丞相。
这样的关系都能临阵脱逃,怎不让刘邦寒心。
刘邦更多的是担心因此影响了士气,那真要窝在崇山峻岭之中,再也回不去中原了。
正在焦头烂额之时,有人通报,秦王子婴求见。
“子婴?他怎么来了?快快有请。”
虽然刘邦和子婴相识不久,但早闻此人颇有政治才干和魄力,这从诛杀赵高,以图重振秦廷就可窥一斑。
试想,一个大秦崩盘时临危受命的人,还能有力挽狂澜之心,足见其非一般人能比。
帐门挑开,黄珂痛哭入内,倒头便拜:“汉王,您怎么舍弃子婴而去?”
第51章 跳梁小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