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很高兴,下车时主动牵着云帆的手,表达着自己的情绪,没有其他一些女孩子的羞涩,爱的很勇敢。
三对父母看到他俩感情发展的这么快,都感到非常满意,郎财女貌,天生一对。
大家都没有从青城上的正门进山,而是向前开了十分钟左右,在路边的一座山脚的道院门口,一个中年道人早早地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引导着他们将车停到院内,众人下车向着道人拱手行礼:“又麻烦大师兄了”“麻烦道长了”。
云帆则带着林灵来到道人跟前:“大师伯好,这是我女朋友林灵,灵灵快来拜见大师伯。”
林灵向大师伯做了个标准的女性拱手礼,躬身九十度,极显尊重。
道人微笑着收了这一礼,瞧了瞧林灵的面相,转头对着众人道:
“五官端正、明润,天庭饱满、方圆,面藏憨态,神安,气清,声扬,即贵寿和睦,少年奋发,纯贞良善之相,能嫁贵夫,福泽周围,一生运气好。为人则有大成就,为妻则为良配,为女则入孝出悌,真是极好的面相。”
众人听到此话,都十分高兴。大师兄可不是什么好话都说的假道士,十二岁被师父收养,当了快四十年的道士,一直跟着师父修道,尽得师父真传,绘画水平很高,更是精通面相、命理运势,在行内很有名气。
很多巨贾权贵慕名前来拜山问道,遇到那些面带奸狡恶相之人,大师兄通通不看,直接逐客。
大师兄见到林灵就主动说出这番话,那必然是比极好还要好,作为父母听到权威人士说自己的女儿、儿媳如此好命,这可比说他们自己的好还要高兴,而大师兄还没说完,只见他继续说道:
“早就听师弟说起林居士家有贵女,今日相见,贫道借此机会与小林结了这善缘,实属贫道之幸。小帆你这富贵闲人可算是福运满身,才能得此佳偶,你俩结婚喜宴时,可不能忘了叫师伯来讨杯酒喝。”
听到此话的众人更是高兴,大师兄一语道破他们此行的目的,儿女又都没有反对的意思,父母们是欣慰、欣喜。
云帆是纯粹的高兴,乐呵呵地笑着。
而行完礼后就偷偷拉着他手的林灵则是欢喜中带着一些娇羞,毕竟被人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她爱的再勇敢也会有些不好意思。
云父林父没等云帆回答便接上话,立即表态师父师兄必须要请到现场观礼。
大师兄呵呵笑道:“昨天接到你们要来的电话,二师弟就开始煮茶汤了,我们上去正好适饮,我们出发吧。”
一行人从道院后门开始登山,向着山腰的天师洞攀登,师父师兄的道观就在那里。这条宽约两米的石阶小道,就是师父花了十九年修成的道,也是师父及门下弟子上下山所走之道。
我们在读修仙小说时,看到那些搬山移海的神仙,很玄幻,很仙人。而现实生活中的道士修行却一点都不玄幻,反而有一套严格的传承规则。
我们都知道,道观藏于深山之中,隐世蔽俗,世间无事便不露面,一心想着修道。“道”有两层意思:一谓实,二谓虚。
道士成年后,就要自己选择道观附近的一座山峰开始修道,独自修一条供后人上下山行走的道路。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要为后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每天下山上山,肩挑背扛、一锄一锤、一阶一步,这条路一修就是十年、几十年,既修身养性,又强健体魄。此谓“实道”!
为什么道观所在深山,总有许多当地人带游客逃票的羊肠小径,就是道士所修的造福后人之道。
每个道士除了会识文断字,必须至少修习一门谋生技能和艺术专精,谋生有看相算命、炼丹制药、行医治病、美容养颜、堪舆安宅、驱邪避凶等,艺术则是琴棋书画。只要世间无事,是不允许子弟下山行走、乞食讨活!这就是“虚道”!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是自然之道,行事顺心!
正因为这些教义传承,所以真正的道门子弟人丁单薄,但拉出一个都是有真材实学的,没有酒囊饭袋。
就说天师洞这么大一座道观,就师徒三人和两个杂工。
道家的态度很明确:老子很忙,最好别来,不要影响老子成仙!
有真人的道观,都是远离世俗,车马不可及的地方,需要居士一步一步行至道观方能见到真人。
师父今年七十六岁,上下山仍然健步如飞。六岁时被师祖捡入道门,先是走师祖之道,待三十五岁修成自己的道,至到他道陨都会一直在条道行走。
三位父亲各提着一个物品袋跟着大师伯走在前面,每个袋子里面装着十多条香烟,这是云父给师父、大师兄、二师兄准备的一点俗礼。师父作为道协会长,讲的都是道法自然、万事随心,没有那么多讲究,这很正常,一点也不稀奇。
三位母亲走在中间,云帆与林玲手拉着手并排走在最后,云帆轻声的向她说着道门的文化。林灵的舞蹈生涯里也有涉及到道家的文化,所以能做出标准的女性阴阳拱手礼。随着云帆的讲解,她也逐渐了解到更真实的道教文化。
云父早在十多前年得贵人引荐,拜见师父,师父见他命格奇特,福禄寿三星齐聚,便收了徒弟,成了青城道门俗家弟子之一。
那时候师父刚任副会长,因为超高的画艺和一点窥探天机的能力,身边聚集了很多达官显贵,形成了一个圈子,后来圈子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
青城山有“天下第一幽”的美誉,郁郁葱葱,四季翠绿,风雨晴晦,均有特色,秋季银杏红叶为群山增色,幽静的林园,幽香的山花,幽暗的岩穴,幽美的传说,其幽处处皆见。
两小走在后面,遇到好看的景色,云帆总会让灵灵上去摆几个造型,然后用手机拍摄下来,拍惯了施工现场照片的云帆很会取角度,在拍女友时,拍照技术仍然保持的很稳定。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登山,来到了天师洞道观前,一位道长站在道门外的石阶之上等着他们,这位看起来三十多岁,实际四十二岁的道人正是二师兄。
天师洞坐落在苍岩环抱之中,分三层殿宇。最上层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结茅传教时住过的洞屋,中间为黄帝祠,下边是常道观。
相传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天师洞为第五洞天。洞乃青城腹心胜地,崇岩千寻,峭壁如削,飞檐叠阁出没于参天古树之中,洞外群峰若拱若揖,山外平畴如图如画。
庙内有传为张道陵手植的银杏和唐代的歧棕、宋代的九株松等古树,有唐玄宗手诏碑和唐代石刻三皇像及明代木刻浮雕花屏等文物。历代名人留下的匾额楹联、诗文刻石,琳琅满目。
“见过二师兄”“
第50章 圈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