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了何老太公?”
栾安宁手骤然停下,震惊又有些不解的看着面前这个老者,明深和明英一瞬间脸色也惊得煞白,眼神明晃晃地盯着面前说出这话的老人。
吴大有兄弟说过二三十年前曾经出过的事,莫非就是这十三户逼死何老太公和吴夫人,让如今的这位“何相公”流落他乡?可为什么呢?看模样这老人和方才那少年绝非穷凶极恶之人。
老人说完这话,那激昂的神色渐渐缓和下来,眼皮子也无力的耷拉着,像是屈服于时间,没有了气力,风烛残年的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激昂的情绪,良久才有些苦涩地扭过头来,看着一脸茫然的栾安宁笑道:
“没啥,同你们说这事倒也没什么,二十年前的丑事罢了,我不说等会陈二来了,估计也管不住嘴!”
他的右手手因为粗肿的关节而捏不紧,原本说话时用力在弯着,此刻也释然地松弛落在身旁,干枯灰暗,手背上布满沟壑似的皱纹,像一摊烧尽堆叠在黑色褥子上的草木灰。
“该啊!都是该啊!我们落得如今这个下场,只能说是报应!是报应啊!当年我们逼死何老太公,就该想到,今日会有此下场!”
栾安宁默不作声,只看着面前这满头乱发的老者胸膛起伏,良久还是又替老人舒展舒展了背部,恶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恶隐藏起来,这老者的故事里肯定还有隐情。
“我同你说起这事,是估摸着你们还要远游,那庄子里的人都很好,辞衡也很好,大有也很好,不能因为我们做过错事就坏了他们的名声!”
老人摸了摸栾安宁的手臂,长出了两口气,示意他不用再帮自己再按了,栾安宁点点头,把老人轻轻扶着躺下。
明英从明深身后走了出来,抿了抿嘴,轻声说道:
“爷爷,我看得出来,你不是坏人,你是很好很好的人!坏人都骑高头大马,住大房子,只有良善的人才会住在这样破……破旧的屋子里!吃野菜!”
老人枕在个用粗麻衣服包裹的木枕上,仰起头笑了两声,说道:
“哈哈,小姑娘,你看得倒是清楚,不过又怎么样呢?世间恶人因为行恶而得利,善人也因为善念而落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何老太公因为行善散尽了家财,到头来不也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哈哈哈!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栾安宁心头一动,没读过书的人可说不出这番言论,这个老人怕也是年轻时读过书的学子。
明英扯了扯栾安宁的袖子,背着老人,手缩在腰便指了指那一正对着大门的一排牌位。
栾安宁心领神会,往后撤了两步,仔细看起那些牌位,明英和老人东扯西拉交谈起来。
当中的那个破旧松木牌位上写着“周氏历代先祖之灵位”,没有什么特别的,牌位也有些年头了,不像是近代的东西,应该是好几代传下来的东西,左右两边的牌位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分别是写着“显考”和“先妣”开头的两个稍小松木牌位,落款是“不肖子周弘毅恭立”,可最下方在木盒上面供奉的却是个精雕细琢的黑檀木牌位,在一众的松柏木牌位里显得格外突兀。
栾安宁定神看去,那黑檀木上工工整整刻着:
“恩人何公念新生西之莲位”
何念新,何念新?这个名字他在和清庄曾经看见过,在何相公府里供奉的牌位上,只是牌位却写着“故显考何公讳念新之墓”的字样,自己当时还奇怪为什么牌位上写了碑文。
可如今在这里又看见了,在这栋破旧不堪的房子里,这个声称自己逼死了何老太公的周姓老者,却在祖宗牌位下面供奉了何老太公的牌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眼神顺势下瞟,在那何老太公的牌位下面,那个被厚重的布条包裹着的木盒,厚重的布条开裂了一些,沿着那顶端开裂布条的缝隙看去,能看清那厚布条下面还包着一层青色的绢帛,细密柔滑,仅从那露出的一小块青绢,栾安宁便知道这布料贵重,又冥冥之间觉得这布料熟悉,自己像是见过似的,盒子必然也不是简单的物什,那为什么又要像供奉一样放在这里?
思索间,阿吉撑着伞从门口进来,身后跟着个两鬓微白的消瘦女子,这是个典型的中年农妇,没有首饰金银,穿着一件男性僧衣改的海清色襦?,破破烂烂的打着补丁,朴素却又平凡,她眼角带着浑浊的泪,不滴落也不干,就挂在哪里,她也没管头发上沾着的雨水,怯生生躲着栾安宁的目光说道:
“那个……客人们,陈二哥家……也没有米了,真的没有米了,能吃些……吃些野菜吗?我挖了有……有红薯。”
栾安宁眼底的悲悯一闪而过,只冲她和善笑笑道:
“麻烦了,做些野菜配上猪肉也是合适,我们还带着些烙饼,晚上可以一块吃!”
那妇人轻轻点了点头,便扭过头去,躲着人一般走到老人家面前问道:
“爹,好些了吗?”
那老人躺着点了点头,笑着同那女人说道:
“好多了,辛苦你早些做饭菜给这几位小兄弟吃了!”
妇人应了一声,提了方才放在门口的堆满野菜树根的竹篾筐子,出门去了。
栾安宁心里还在盘算着问不问这盒子的事情,门口又传来一声有些沙哑的男人声音。
“老周,听说阿吉小子打着野猪了?”
进门来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年男人,浑身皮肤晒得黝黑,声音沙哑却又中气十足,与声音不相称地矮壮身材。
中年人一进门,便冲着栾安宁和明深不太利落的作揖行礼,像是刻意在摆着动作,却是左手握拳在内,右手盖在上面。
老人身子没动,转过头来盯着那中年人,有些无奈地说道:
“陈二,不懂就不要乱来,又没念过书,做什么揖?你那是丧礼!”
&nbs
第105章 圣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