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裳青讲完玄玄信果便不再深入。
栾安平也觉得其中复杂,只要能治好顾南枝便行,其余之事不了解也罢。
正想回王府,叶裳青却看见这繁华闹市里有一座格格不入的小楼。
门口一条不宽的小河徐徐流淌,与南城的护城河相接,一座颇具古风的拱桥横架其上,桥身不大,长着斑驳青苔。
小桥后面不远处依稀可见一座小小的石牌楼,青砖黛瓦马头墙,倒和这四周富贵的京城建筑截然不同。
“这小楼倒是雅致,怎么这闹市里还有如此徽派的建筑?''
栾安平瞪大了眼睛,缓缓问道:
“师父,您这都不知道吗?这牌楼后面不远便是相府啊!”
“相府?南相的府邸?”
“对,本来西城入宫方便,京中有权入宫早朝的官员都住那边,可南相建府邸时,却将府邸选在了这闹市之中,南相本就是徽州人士,便按家乡风俗建的相府。”
叶裳青略一思索,一拍手笑道:
“妙啊,南相这府邸建的妙啊!大隐隐于市,南相倒真把此话参透了。”
叶裳青对着这“不多见”的风景欣赏了良久,牌楼后面不远处,有个小小亭子,也是青瓦白柱,与后面相府相得益彰,只是亭下放着不计其数的油纸伞,有点伞不着颜色,显得淡雅,有的却画上些花花绿绿,似是别人特意放在那里,皆张开斜,纵横交叠,摆放看似随意,却饶有章法,隐隐露出一条路来。
只是初春,别地小草近看还无,这万伞亭旁却鲜花满蹊,姹紫嫣红。
叶裳青指着远处问道:
“为何要放如此多的油伞到地上啊?”
栾安平笑了笑说道:
“师父,这万伞亭可是这京中绝景啊,来历也十分传奇,京中夏秋两季夜里多雨,这油伞都是朝中官员来此地与南相长谈时留下的,朝中官员多是南相的门生故吏,轿到牌楼下便会停住,夜里来时下雨,便打油伞,谈完走时这天又往往放晴,忘了拿走,一来二去之下,这亭前便留下数十柄油伞,后面反倒成了风俗了,每次只要遇雨,拜访南相的官员都会整齐放好一把油伞,就成了今日这副景象。”
“万伞亭?”
“对,万伞亭!这亭前雨伞都换了好几波了,后来只要来京中游历的文人雅士,都会在亭前放上一把油伞,或写上些名言警句,或画上些家乡山水,以示对南相的尊敬。”
叶裳青心中也生出赞叹之意,点点头道:
“这万伞亭我曾在书院信中看过,当时没太在意,今日竟然有幸得见。”
“万伞亭在天下都算得上有名气,师父竟然不清楚。”
“哈哈,我早便跟你说了,我又不是世事皆知,无非是倚靠书院消息灵通罢了!”
叶裳青也是坦然,笑笑说道:
“不过南相倒是深得民心啊!”
栾安平点头说道:
“若不是相爷操劳民事,深夜辛劳,便不会有今日的万伞亭,如此相爷!倒当得起天下人的尊敬!”
叶裳青又凝神看了会远处精致的亭子和小楼,却听见近处传来咿咿呀呀京戏的声音。
玩心大起,把这“有幸得见”的京城绝景抛在脑后,忙问栾安平道:
“这周边似乎有唱戏的声音?”
&nb
第29章 万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