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论道[2/2页]

浮沉止 季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那如何引气?”
      叶裳青不再流利作答,只轻捻了捻唇上短须,看了看横躺在一侧的顾南枝。
      “徽州顾家的炼神决乃其先祖梁时仙人顾清所创,据我所知,修气和引气各有一法,王爷若修顾家引气之法,便可引出此气。”
      “可据我所知,顾家仙诀乃顾家绝密,叶先生好像十分熟悉?”
      叶裳青淡然道:
      “若是此事也不知道,那也别做‘天穷书院院主了。”
      燕王笑了一声,不怀好意的问道:
      “那敢问先生,此次设局刺杀本王之人是谁呢?”
      叶裳青暗叫上当,合着眼前这燕王爷浓眉大眼的,看着忠厚老实,搁这儿套我话呢。
      但表面上仍是波澜不惊,打趣道:
      “王爷想必也知道,我们书院以买卖消息为生,我和王爷神交许久,便送了几个消息,可现在王爷所问之事,应该是价格不菲啊!”
      燕王和叶裳青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我还有一事不解,烦请先生替我解惑!”
      栾平易回忆起前些天青玉殿上的遭遇,总觉得有些事情想不明白。
      叶裳青不言语,只等栾平易开口。
      栾平易捋了捋思绪,问道:
      “这算计我的计划,那位楚方相有无参与?”
      叶裳青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
      “断然没有,若楚方相设计谋划,王爷只怕早就是冢中枯骨了!”
      栾平易点点头,接着发问:
      “也是奇怪,怎么感觉这楚方相和楚帝不是一条心啊?”
      叶裳青笑笑,一展他长长的袖袍,今日他换了件白色鹤氅,更添几分儒雅气质,
      他将两袖撑在膝上,笑道:
      “王爷,这世上庙堂和江湖有多少又能分得开呢?庙堂有庙堂人的算计,江湖有江湖人的追求,可当两者意见向左,说到底,还是看谁的拳头硬!”
      “可若是如此,楚方相为何不取楚帝代之?”
      “王爷此问倒是幼稚,这世间想当一国君王的人不少,可到了楚方相那个层次,当不当楚帝又有什么区别?但楚国皇室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不到楚方相那个层次,也绝无可能改朝换代,如此说来,倒成了个死结了。更何况,楚家那位天仙老祖,能庇佑南楚千年,又怎会不照拂他的血脉呢?”
      看着窗外渐渐昏沉的天色,叶裳青淡淡说道:
      “天下之人所逐,无非权,财,名和本心,楚方相既有了权力,那所求的无非是青史上那寥寥的几笔和自身认同的道,从这点来看,弑君夺位倒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那我大栾?”
      “大栾则不同,栾太祖揭竿而起,以武立国,取前魏而代之,到如今不过百年。究其过程,就是一批江湖人建立新庙堂之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江湖虽方兴未艾,但还没有机会与庙堂相较。”
      叶裳青顿了许久,幽幽道:
      “不过终究会的。”
      栾平易倒吸了口凉气,这叶裳青所谈之事,已非一朝一代之历史,倒像是天道的规律,他一时也来了兴致,若有所得的问道:
      “先生高论,以先生之见,我大栾如何才可千秋万代?”
      叶裳青站起身来,对着窗外空旷的笑了几声,笑得爽朗,
      “千秋万代?这世间除了天道,又有何物能够千秋万代,人之一世,天下兴亡,皆类江海行舟,彼时浮,此刻沉,浮沉交替,便是天道!”
      栾平易听得云里雾里,只得再问:
      “先生,还是说些浅显些的,我能听懂的道理吧!”
      叶裳青愣愣出神,半晌才说道:
      “其实要简单也简单,此事我也想过。朝堂江湖之分,说到底还是官民之分,这世间最大的江湖,便是百姓。若某朝某代,百姓言可为声,庙堂行则为民,人人皆居庙堂,便无庙堂和江湖之忧了。可说到底,这终究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言毕,叶裳青转过头不看燕王,盯着窗外幽幽的树影,又发起呆来。

第22章 论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