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反馈的数据他总能快速完成分析,并给出精准的判断。
三天下来,他竟然隐隐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对方的节奏,这让他不得不颓废的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孙茂海点点头,这是一场持久战,他知道,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睡眠可能变成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他们只能趁着空隙时间简短的休息。
……
双子大厦楼下,明俊头戴白色安全帽,对方铭详细汇报置换施工的进度及布置。
双子大厦项目原先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早已被更换,这一次,明俊不相信别人,他亲自上阵。
因为早年的自己就是从建筑施工起家,所以他本身就是现场指挥调度的行家。
“最顶上30层,钢柱和钢梁全部安装到位,根据结构组的复核数据,荷载传递全部正常。照这个速度,半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明俊的话中掩饰不住激动,前期的施工顺利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也让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为方铭付出的代价物超所值。
方铭摇摇头,他并没有明俊那么乐观,他知道,前期的施工相对是最容易的,越往下随着荷载的累积,风险必然也是成倍的增加。
“明大哥,这个速度还是有些慢了,50层以上可以稍微放开手脚,我们的重点应该在最下面的50层。”
明俊点头,他清楚方铭的意思。
明俊笑着道,“没想到消防大队的云梯还真好用,为我们垂直运输提高了不小的效率。而且,说不定外面那帮人真以为我们在消防演练呢。”
想到此处,明俊不禁暗赞眼前少年的高明,他终于明白当初为什么对方会让他提前准备消防云梯。
真是好一招暗度陈仓!
不远处,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带着他的结构设计团队走过来。
“韩爷爷,怎么样?”
“到98层了,我们这边刚刚完成结构验算,目前结构稳定。”
韩海平直接了当报出了结果,继而又补充了一句,“风险最大的应该是4050层往下,明董这边要提前做好准备。”
明俊点点头,跟方铭的判断几乎一致。
“韩爷爷,进入50层以后,你们结构组的工作就辛苦了,到时你们一定要将茂海那边的数据考虑到位,留出充足的安全余度。”
韩海平想起这三天的配合,他不禁也对那个原先印象中不修边幅的青年多了几分钦佩,有时候对方传回的数据和分析,竟然能连带着给出局部结构调整的建议。
他不得不再次承认,这个青年人的确是个天才,国内建筑界有这帮后起之秀,他打心里觉得欣慰。
韩海平摆摆手,“小铭,辛苦这话就不用说了,这里谁不辛苦!能参与到这次的专家行动,老头子着实大开眼界!”
说完,他又对身边架着黑框眼镜的老者道,“姚兄,你是国内装配式领域的专家,后面我们还是主要以你为主。”
韩海平身边的这位老学者名叫姚建忠,据说是燕京建筑协会的会长,在燕京的建筑界名声很大,这次原本是到金海市出差。
机缘巧合下,经韩海平推荐才临时加入这新成立的专家组。
三天前的开幕会上,在方铭讲完那个“偷梁换柱”的故事后。这位几乎是反对声最大的一人,他觉得现今社会的建筑复杂程度是唐朝时期无法可比的。
作为装配式领域的学者,他提出了很多疑虑,到得最后,他甚至公然怒斥方铭胡搞。
若不是韩海平的劝阻,这位性格刚正的老人指不定就当场拂袖而去了。
姚建忠点点头,却又对方铭说,“我虽然心里还有很多疑虑,但是事情进展到现在,确实有成功的可能。我虽然依旧对结果不看好,但既然参与了,我肯定竭尽全力。”
说完,便自顾自的离去了。
方铭心里苦笑,这个老头子当真是他见过最犟的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方铭虽然觉得他可气,但从心底并不讨厌他。
他清楚的知道,这人虽然桀,但并不像刘茂生那样藏着很多私心,很多时候老人的反对只是纯粹的就事论事。
接下去的时间,随着这般有序的组织,双子大厦的结构置换,进展的相对比较顺利。
而直到置换施工至20层的时候,方铭及他的专家组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危机。
第20章 置换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