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偷梁换柱[2/2页]

都市神匠 松鸣风琴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专家的真正本事。”
      狂妄,真正的狂妄!下面的一些老专家脸上沉得几乎能滴出水。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要打的是一场硬仗,而我们这些人,在没有完成双子大厦处理工作之前,谁都不能擅自离开。”
      “在说处理方案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偷梁换柱。”
      唐朝肃宗时期759年,工匠卞岩奉肃宗皇帝李亨之诏,必须在六年之内于长安城郊区修建出一座明堂。
      当时那个年代,刚刚经过开元盛世后的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肃宗皇帝为彰显国力,他给卞岩提出的要求只有八个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卞岩知道,肃宗皇帝要修建的是一座让后世人永远无法超越的建筑。
      于是,卞岩便开始着手设计图纸,在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的苦思,他终于设计出了一座足以堪称旷古烁今的建筑。
      在他的设计中,这座明堂光地下部分达到58米,地上部分更是达到188米,其复杂程度堪称当时之最。
      肃宗皇帝看了图纸以后大为满意,当即征调全国百万民力、物力供其驱使,明堂修建过程更是投入了数以亿计的白银。
      而工匠卞岩确实惊才绝艳,仅到第三个年头,这座高耸的明堂便完成了封顶。
      而事情也就是出在这个时候。
      有一天,卞岩手下的一名工匠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明堂的墙体总是在不经意间脱砂。
      刚开始,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可终于有一天,某一层局部砖石墙体竟然因为脱砂直接导致墙体倒塌。
      如此高的建筑,竟然能出现结构墙体倒塌,工匠吓坏了。
      他赶紧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卞岩,卞岩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亲自带人把所有墙体检查了一遍。
      结果,却发现了一件令他几乎吓破胆的事,那就是砖石墙体的粘结剂质量不达标,随着时间推移,墙体倒塌会越来越严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座辛辛苦苦三年修建的明堂…废了!
      方铭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喝了口茶。
      而下面的众位专家此刻全部一脸惊惧,因为他们都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明堂跟现在的双子大厦何其相似,可是那个年代是砖石结构,像方铭之前提出的古法灌浆根本不可能实现。
      那么,工匠卞岩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
      一众人目光灼灼地望向方铭,他们隐隐猜测,或许方铭下面的内容便就是解决双子大厦的关键。
      方铭没有让他们多等,继续开口。
      卞岩知道,问题严重了。报废重来这种话是提都不能提的,否则,他们这群人的下场只有砍头…甚至是株连!
      于是,在经过一个星期的内心挣扎后,卞岩终于决定采用那个办法。
      那个办法的名字,就叫做…偷梁换柱!不过,我更习惯把它称作“连环置换”。
      下面一众人几乎全部都屏住呼吸,神色紧张的看着方铭。
      方铭继续说。
      所谓的偷梁换柱,就是打破建筑的原有结构形式,破而后立。
      卞岩根据明堂的结构体型,经过详细的计算后,他命人打造了2000米钢结构方柱,4000米钢结构方梁。
      然后,他又安排专门一组工匠,从上往下,在每层墙体的6个方位切贯通槽,然后将这些钢柱悉数塞入其中。
      而在每层柱端之间,楼板面切平行槽,塞入钢梁,从上往下,依次如此。
      如此操作后,钢结构代替原有的砖石传递荷载,建筑也由原先的砖石结构变成钢框架结构。
      这就是所谓的“偷梁换柱”。
      说起来可能简单,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越往下,风险越高,一个操作不慎,楼体就会全部坍塌。
      但是最终,凭着他的超高技艺,卞岩…成功了。
      而肃宗明堂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占据着极高的历史地位,也确实无愧于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初衷。
      方铭说完,全场寂静。

第19章 偷梁换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