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明代研究热武器,最关键的便是火药。
火药的配方,明代已经基本确定,即硝七到八成,硫磺和木炭各一成左右的比例。
明代火器专著《火龙经》中,还记载了配合火药使用的“从药”“副料药品”,比如砒霜、桐油等,有二十八品之多,上应二十八宿。
这里面就有点玄了,暂且不谈。
到了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黑火药的标准配方变成了硝七五成,硫磺一成,木炭一五成。
别看古代与现代黑火药的配料比例差不了多少,但火药这玩意儿,哪怕差上百分之一,对其威力影响都是巨大的。
说的难听点,如果没有魏忠贤主动说出来,放在大明就算再过一百年,工匠们也不见得能算出这种最佳比例。
而以这种比例做出来的火药,就是近代的黑火药。
在经过简单加工处理后,便得到了颗粒火药。
由此就可以发展近代军工,实现在武器装备方面的遥遥领先。
魏忠贤首先去的是火药工坊,里面堆放着大量硝石,木炭和硫磺,都是一些基本原料。
在这个占地上万平米的大厂房里,好几百个工人正在忙碌着。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流民出身,小部分则是工匠,负责称重,指导掺杂,搅拌等工序。
见到有大人物到来,工人们正准备放下手上的工作行礼参拜,却被魏忠贤阻止了。
他只是来看看,而非来耍威风的,也不喜欢这一套礼节。
看到工人们对厂房内原材料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这一点挺让人满意。
魏忠贤又查看了几种原材料的品质,发现都还不错,终于勉强放下了心。
他最怕的就是下面有人上下其手,以次充好,导致混合出来的火药出现问题。
看来在现阶段,这些人还是比较惜命的,没有用自己的脑袋来冒险。
混合出来的成品火药被单独装好,20斤一袋,被抬到了另一处仓库存储。
下一个作坊则是颗粒火药成型作坊。
工人们将兑水黄酒
第153章 最新军国利器,手榴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