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千岁你刚才说什么?”
魏忠贤翻了个白眼,道:“臣有一策,应该可以缓解陕西的旱灾。”
“你有良策,快说说!”
“陛下,陕西旱灾属于自然灾害,人力不可改变。如果想要当地百姓不被饿死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牵出来,安置到其他地方。”
“更重要的是,朝廷应该马上安排人去陕西征兵,将青壮年全部征调入军队中,然后补充到辽东或者安南战场,否则一旦晚了,可能引起民变。”
听到民变两个字,官员们的脸色都变了,当官的最怕什么?当然就是百姓闹事甚至造反,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轻则丢官去职,重则人头落地,想想都令人胆寒。
孙承宗出列道:“九千岁的意思是,让我朝效仿宋法,每当发生自然灾害,就将青壮编入厢军,以此消弥祸端。此法本官赞同,但迁移百姓之事恐难办成,朝廷也负担不起啊!”
孙承宗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官员,自然知道想要迁移百姓有多困难。
先不说百姓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就算迫不得已想要走,但下面的官吏是什么鸟样,只要见过的都知道。
就怕百姓在迁移的途中因为饥渴而死,反而肥了那些沿途的贪官污吏。
这件事非常棘手,但魏忠贤知道,再棘手也必须办,否则祸事就来了。
于是他开口道:“陛下,诸位大人不要担心!朝廷可以派出锦衣卫和京营办理此事,如果其中出了纰漏,按军法处置即可。”
又是动用军队,前不久才刚刚往辽东派了五万人,江南地区还有三万,一共是八万。
留在京城里的军队只剩下十多万,又要派兵的话,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没有谁提出要调其他地方的军队去干这事,因为每一个官员都知道,外地的军队都已经烂透了,真要让他们过去,当地百姓说不定明天就会被压迫的造反。
魏忠贤又道:“迁移百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朝廷至少要派出五万军队前往,至于京城内防御力量减弱,朝廷只需要再次征兵即可。”
朱由检眼睛一亮,这方法不错,反正又不是朝廷掏钱。
到了现在这地步,就算魏忠贤再养上100万军队,朱由检都表示自己不带怕的。
反正你魏忠贤没有后代,就算你嚣张个几十年,迟早也要把权力还给皇帝,所以现在这个局面,皇帝又何惧之有?
大的政策定好了,又有官员出来问道:“不知九千岁准备将这些百姓迁往何处?”
迁往何处吗?魏忠贤想了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地方。
“湖广!”
第146章 陕西大旱,朝廷被迫征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