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转眼已经到了二月份。
按照传统,马上就要过年了。
对于魏忠贤来说,这是他穿越过来的第一个新年,所以感觉还有些新奇。
在古代过年,相同的节目有穿新衣,放爆竹,贴门联,祭拜先人等等。
当然,什么娱乐节目就不要想了,能够听听大戏已然不错。
这些还是富人们才玩得起的节目,要是换作地主家的佃农长工,能吃上一口肉就已经不错了。
过年,年坎,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就是一道坎,很多人都过不去。
京城过年哪里最热闹?当然是皇家,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宫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宫眷、宦官们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大家都准备蒸点心,存储猪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
从这天开始,到正月十七日为止,宫中每天都在乾清宫前燃放花炮。同时皇宫内还要安设鳌山灯、扎烟火供皇帝和宫内嫔妃们欣赏。
到了腊月三十日这天,宫中开始更加忙碌起来,“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岁”。
这一天,皇帝还会下旨,命令外戚前往昌平的各处皇陵祭祀,即“?祭”仪式。所谓“?祭”就是将明朝列祖列宗的牌位供奉在太庙里面,举行合祭。
接下来,皇帝就会来到皇极殿举行大朝会。此时,文武群臣以及四夷朝使向皇帝行庆贺礼。
奉天殿的大朝会,场面非常壮观,无论是文武官员、外国的使者都会参与,更是凸显出皇帝的威严,以及明朝“天朝上国”的地位。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繁琐的多,前前后后好几十道流程,每一道都必须衔接好,要不然可是大罪。
即便是魏忠贤掌控了京城,但皇家该进行的礼仪还是一样都不能少,相反还搞得更热闹。
在过年期间,城外的流民和乞丐终于喝上黏糊糊的稀粥了!偶尔还有一些点心尝尝鲜。
等开完大朝会,终于正式到了崇祯元年,很多计划都可以开始了。
对于魏忠贤来说,眼下重要的事情有三件。
第一件事,借着春耕推广高产农作物,他现有的积分不是太多,兑换出来的粮种也有限,但种满几个黄庄还不成问题。
特别是红薯这种超级作物,只要能长出红薯藤,就可以不断进行移栽,也会是所有农作物中推广的最快的。
等到皇庄完成第一波种植,再将收获的农作物做种,继续向外推广,用不了几年,整个北方地区都会种上来自几百年后的高产品种。
即便小冰河期来势汹汹,也绝对造不成历史上那么严重的破坏。
第二件事,魏忠贤准备在开春之后,派出一部分京营进入辽东作战。
没上过战场的军队,即便训练的再好,都不可能是一支好军队。
第103章 大过年的来闹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