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所以有这种操作,是魏忠贤特意叮嘱的。
      九千岁灵魂来自后世,论智商不一定比得过古人,可论见识,却没有一个古人能够比得过他。
      后世之人天生就有这样一个优点,起步时就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借鉴,所以思考时下意识就会进行全盘考虑,避开一些漏洞。
      就拿此次卖米行动来说。
      若是不进行限购,也不防着来回重复买米的人,魏忠贤敢保证,用不了两天,他的六万多石大米绝大部分都会变成其它粮店的存粮。
      等到时间一过,粮价不仅不会下跌,还可能继续上涨。
      说白了,就是有的人可以囤积粮食,普通百姓却买不到。
      在另一个时空,哪怕是到了几百年后,这样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不得不说,魏忠贤这一手预防的真是精准,很多粮商在知道了低价大米的存在后,马上决定要去抢购。
      可哪曾想排了半天的队,结果只能买三斤米。
      一通忙活下来,得不偿失啊!
      有的粮商不甘心,便偷偷联系伙计、掌柜,更有甚者把主意打到了东厂番子身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买入大量的粮食。
      然而这一次,黑心商家们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倒不是他们找错了对象,而是掌柜等人不敢违背九千岁的命令。
      有命拿钱,也得有命花不是。
      在收买无果的情况下,一群奸商纷纷把情况禀告给了身后的人,想要让大人们出手阻止低价粮食的买卖。
      这一招果然有效,还没到中午,就有一队队衙役想要来封店,只不过他们在面对东厂番子时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就那样对峙了起来。
      有不少百姓被吓到了,不敢再来购买粮食。
      部分胆子大的人则不管不顾,家里的人都快饿死了,天塌下来也要先把粮食给买下来再说。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下午的时候,有十几名官员来到午门前,吵嚷着要求见皇帝,并表示见不到皇帝他们就不走。
      消息禀告给了魏忠贤,后者根本不在意,那些家伙想等就等吧!想要见皇帝,那是在做梦!
      此时的九千岁正忙着呢,不断指挥手下往宫里搬银子。
      银子的来历很简单,没偷没抢,全是天宝阁赚取的合法收入。
      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天宝阁就赚了五十多万两白银。
      如此多的银子,必须及时转运到皇宫才能让人放心。
      昨天收入三十多万两,今天五十多万两,加在一起接近九十万两。
      魏忠贤从皇帝的内帑中拿了七十多万两银子,没过几天就还回去了九十万两,高利贷都没有这么狠。
      还银子,其实是迫不得已。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经过六天时间,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皇家内帑被挪用的事,气的当场暴走。
      若不是王承恩拦着,皇帝陛下已经抽出宝剑要和九千岁拼命来了。
      没办法,魏忠贤只能还了一次高利贷,好让皇帝消消气。
      谁叫他是忠臣来着?总不能把皇帝给气死了,然后被系统判定杀了皇帝,直接被抹杀吧。

第42章 京城的变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