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此后无你[2/2页]

我好像,记得我爱你 浮梦相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回陛下,奴婢报了,可陛下您一听是娘娘的事你就不见,宫里的太医没陛下您的旨意也不敢前来。原本天气暖和些的时候,娘娘的病已经有了好转,可今年冬天的雪下得实在是太大,太突然,屋子里碳火也不够,娘娘的病就越来越重,她也不让奴婢再去找您。”秋荷说着说着,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她都知道心疼娘娘,可她不理解这位帝王为何如此绝情。好歹娘娘也是他亲封的静妃,如今连娘娘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男人这才回过神来,是啊,当初是自己下旨不让任何人接近静妃,凡是私下接近静妃的人不论官职多大一律处死,他还说只要有关静妃的事非死不得上报。
      如今她去了,偌大的皇宫里无人知晓,也许大家早就忘了,在这深宫里还有一位静妃娘娘,她好似金丝雀被囚禁于这牢笼,可她又没有金丝雀那般幸运,她孤苦伶仃的走完余生,无人问津……
      永和五年,这座深宫过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春节,永和皇帝下旨:宫里上上下下,不论官阶高低,不得庆祝。凡宫中妇人不得身着艳丽,百官不得在家中设宴庆祝。
      安宁想不到,她走后竟然可以再次得到他的爱,可惜她等了五年,终是无法亲眼所见了……
      自皇上下旨以来,宫里上上下下皆身着素衣,各宫均未庆祝。
      本是迎春之际,可他却送走了此生爱与恨的归宿。
      永和六年春,永和帝追封静妃为静姝皇贵妃,下葬皇陵。他想日后待他归去他们便可日日相守,夜夜相伴……
      自从静妃下葬后皇帝便日日待在静妃居所,期间未踏出清淑宫半步,皇后娘娘担心皇上龙体安康,便时常派人去给皇上送一些日常所需之物,但皆被皇上拒之门外。
      静妃下葬时,秋荷请旨去守皇陵,皇帝允了。娘娘生前待她如姐妹,两人在这清淑宫里相依为命。
      娘娘走之前还叮嘱她说:“秋荷,待我走后,你便去请一道放你离开这宫墙的旨,陛下会准的!”秋荷她不愿离开娘娘,她愿生生世世陪伴娘娘左右,所以她不走,她要去为她的姐姐守陵。
      秋荷出发之前将一个镶着金丝的檀木盒子交给皇帝,这盒子是静妃生前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也是当年的太子殿下赠予。
      “陛下,这檀木盒子是娘娘生前嘱咐我一定要交于你手之物,也是娘娘留下的唯一物件了。”秋荷把安宁让她做的事,交代完后便启程去了皇陵。此行前去便是一辈子……
      男人接过盒子,缓缓坐在地上,散乱着头发,眼里布满血丝。这才过了几日,昔日一身傲骨的帝王,如今竟颓废得这般模样。他打开手里的木盒,映入眼帘的是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殿下亲启。
      她唤他殿下,因为那时他爱她胜过爱自己,她怀念那份感情,可她自觉不配。她记得当年他满眼失望的对她说:“你知道吗?我曾经以为你是光,可你却是转瞬即逝的火苗。这辈子我绝不会再信你一次!”她到死都记得……
      男人拿着书信的手颤抖不停,他的宁儿在信中写道:
      殿下,
      见字如面。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宁儿应该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请允许我依旧唤你殿下。
      年少不知少年好,而今却念昔日郎。宁儿深知对不起殿下,宁儿不奢求殿下原谅,惟愿待我离开后,君可放下心中执念,好好治国,做一国明主。
      陛下,妾此一生别无他求,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可唯此一求却被我亲手毁掉,从此以后惟愿你我天上地下不复相见。
      愿君安好,万请珍重!
      信中没有爱字,可字字皆是爱意,昔日的少年郎如果知道姑娘如此情真意切,不知会有多开心,可造化弄人,物是人非,昔日的少年郎如今已是一国之主。
      男人拿着手里中书信,不知如何言表,万语千言再无他用,想倾诉的人儿已经不再了,终是自己扛下所有,他想随她而去,可奈何身处帝王之家,连自己的命都不能自己抉择,还能做何?
      书信下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静妃这些年的画,画上的男子还是十七八岁的模样,身着华服,神情奕然,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
      这是她记忆中陛下的模样,自封妃以来几乎不见郎君,她日日画君,日日盼君,画着画着便想起他的模样,画着画着又忘记他的模样。
      从此君王记得姑娘的嘱托,日日早朝,举国上下国泰民安,他用朝事充实自己,此后再没踏入后宫半步……
      终于皇帝病倒了,那年皇帝无子嗣,群臣百官盼着陛下早日册立太子,日日上奏。最后皇帝于众皇家子弟中选出一名德才兼备的孩子册立为太子。
      皇帝弥留之际耳畔响起一声:“太子殿下,你快来呀!”他朝门外望去,他看见那年初见时的宁儿,她在对他笑……

第一章 此后无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