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繁华的区域。
“是可以考虑起来了,李云会对其中的一部分人做进行原地停留处理,当然这是以自愿为主,毕竟也都是有家室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离开故土也不合适。”
“思想狭隘了吧,你不能用这种陈旧的思想去考虑问题。大周的整体情况都是重武轻文,这当然可以理解,因为局势不稳,需要有人去当兵,去打仗。可是一个国家也需要文化传承。”文凉凉说着说着发现周?宇的脸色稍稍有了变化。
不是吧,她的话也没那么重,生气了?
“继续说……”
“哦……好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老百姓觉得读书太贵,他们负担不起。宁愿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吃。反过来想想,以后大周的粮食不会短缺,那些荒芜的土地经过开垦改良之后,就可以种植粮食,而且不需要那么多人力。你有没有觉得朝廷人手不够?虽然每三年开科举,会加入那么几个新鲜血液,可是于事无补。地方府衙更是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需要更先进的思想,而不是那些头发发白的县太爷固守着一个地方当土皇帝。
文凉凉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都觉得有些口渴了,指挥周?宇给她倒了杯凉茶,一口气喝完之后又接着说道。
“要想解决根本原因,就得在全国推行免费教育。附近有了学堂,那人们自然就愿意留下来了,当然其他的配套设施也得跟上,比如医馆,各种杂货铺之类的,人嘛,在这地方是生活的。”
“免费教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国民素质要起来呀,你常年在外,应该知道那些乡野孩子吧,年纪小小的就到处跑,大字不识几个,你说长大了能做什么?就算是去食肆当个店小二也得嘴上说几句吉利话是吧?”
文凉凉这些话,深深的打击着周?宇的内心。是啊,这些年,他看的还少吗?
京城包括各个地方的富裕人家,孩子从小开始受教育,读书识字,可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却不能享受同样的待遇。
长大后,就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你在想什么,怎么我说完你就沉默了。”
“没什么,我只是被你的话点醒了而已。人人都知道读书是唯一翻身的出路,可是这条路却很难走,因为钱的原因。”
“这倒还是其次,受教育程度高了之后,相对可以选择的工作就多了,生存就变得简单一点。当然,这也要他们自己想学,别人是逼不了的。万一有人特别好学,以后还是朝廷的栋梁之材呢,是不是?”
“你说的这件事,要做起来,谈何容易。”
周?宇明白,可这件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的。
“明日你带我去翰林院吧,我想和翰林院的人谈一谈,制定一些课程,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九月便可以开始启动了,试点工作就京城开始,你觉得如何?”
“你这个想法是好,明天还是先进宫和父皇讨论吧。”
周?宇想了想,觉得要先和圣安帝通通气,不能擅自做主。
“行,你说的有理,是我太着急了。”
第460章 谈笑有鸿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