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嫣用私银去贴军饷这事儿,景皇一直知晓。
他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很高兴。
国库每年能拨给军中的饷银都是有数的,能保证的就是让将士吃饱穿暖,多的就没了。
但北境与南境不同,南境天暖,用不着烧炉子烧炭,柴火用得也省很多。
北境一年中有半年都是天寒地冻的,在炭和柴的消耗上自然而然就要比南境多很多。
虽说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么些年,拨给北境的军饷依旧和南境一般多。
如此北境的驻军便少不了抱怨。
薛嫣心疼她麾下那十万大军,虽说她那点私银杯水车薪,但能贴一点是一点。
好在她贴也是有理智的贴,没得说把薛家和?W王府的银钱都拿去贴北境驻军。
只不过我们堂堂镇北将军的饷银,那真真是一丁点不剩全送去了北境,就连她嫁妆中让潇长枫代为打理的那些铺面田产的收益,也绝大多数拿去贴给了北境。
有将军自掏腰包贴军饷,景皇是很乐见其成的,更何况贴的这人还是他儿媳,拿到朝中去说,也能当成一段佳话。
有薛嫣带了这个头,自然就有旁的人为了博得景皇的看中而效仿她。
但这些效仿的人原以为薛嫣只是为了给自己博个美名,贴个一时半刻的也就够了。
谁承想薛嫣居然月月都将自己的饷银贴给军中,还将自己的私银也往进贴。
那些人一开始还能纷纷跟着贴,天长日久的,这谁顶得住啊。
好在,很快他们就能得到解脱了。
虽说年关已过,但今年不知怎的,天气一直未见暖起来。
曲州闹了雪灾,好些人家的房屋都给压塌了。
曲州的冬日鲜少下雪,曲州百姓家里的衣物都没几件厚实的。
这次突然天降大雪闹了灾,冻死不少人不说,灾民们流离失所无处去,只好纷纷北上往京城来。
如今大批的灾民就挤在几个城门口,不但严重妨碍了京城各城门口的商贸行人往来,且眼看就要起暴动了。
没法子,潇乾只好下令让各城门开门放人入京,还命人在那附近盖了好些棚子供这些人临时居住。
临时盖的棚子又怎能遮风挡雪,还是不断有人冻死在城墙下。
日日有人上奏今日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试图抢劫京城的商铺......
各种暴行,比比皆是。
户部尚书卫??躬身奏道,“陛下,不可继续如此了。京城乃大景国都,如今都快乱成一锅粥了,长此下去,必将生出祸端。”
潇乾坐在那高位之上,忍不住抬手捏了捏眉心,“那依爱卿之见,孤应当如何?”
卫??拱了拱手,“依臣之见,当开放粮仓施粥,再给那些逃难
第141章 赈灾之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