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迪士尼,他的表情却明显不是去去迪士尼该有的表情,那么他就穿帮了。
又比如,一个小孩今天打了电子游戏,又洗了个澡,洗澡的时候发现地上很滑摔了一跤。
当你家人回来问小孩,有没有打游戏时?小孩说没有,说自己在写作业,然后洗了个澡,洗澡的时候顺势摔了跤。
摔跤时候的那种疼,仿佛一下就从小孩脸上钻出来,父母看见,自然就信以为真。
当假话掺杂在真话中,看上去就是一句真话。
假如这一天,你早上起来,吃了两个包子。当你的老妈来问你,你有没有吃早餐时,因为吃包子这件事发生过,你就可以回答得很随意。
可以说吃了,也可以说了两个,甚至可以说今天都没吃饱,只吃了两个,或者说,哎呀,老妈,你怎么就给我买两个啊!
因为无论说哪个,都是你在做吃包子这件事时所滋生的情感当中的一种,都是真实存在的,说话的时候只是一联想到,便快速地脱口而出,也不会觉得哪里怪异。
可是,当一件事原本没有发生过时,他的脑海因为没有经历过这件事的时候,就没有相应的情绪支撑,就像问你今天去哪玩儿?
你说迪士尼?
又问玩的啥?
矿山车。
那和谁去的?玩得开心吗?花了多少钱?
当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问过来时,就会被越问越难受,因为都是现编现造,还要防止逻辑出问题。
所以,张明早就想到了,警察会问很多问题,为了应对警察的到来,他才将一个版本在心中反复演练,形成了现在的口供版本。
不过,这种做法简直是欲盖弥彰,好像遮住了真相,又好像没完全遮住。
听完这一通分析,几人不光更加坚信,就是张明杀的艾雪,同时还察觉到,这位挑衅警方的犯罪,似乎并没有最初想象的那么高明。
然而这一点,他们是第一次察觉,刘队却是从一开始,就这么觉得。
他从来就觉得,凡是想要挑衅警方,有故意装逼之嫌的罪犯都是傻逼,这个世界上,哪有暴露在光芒下,却又不消失的黑暗啊!
不懂得逃避光芒的黑暗,都是愚蠢的,也注定会被消灭,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够把张明捉拿归案吧。
这时候,陈尧挠挠头问:“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刘队早已经打从心底就十分坚信张明是凶手了,那为什么还要安排他来笔录,一般不都是不知道凶手是谁,才对嫌疑人做笔录,再从笔录中找线索,推出最终犯罪嫌疑人的吗,可为什么刘队却反着来,在知道张明是凶手,且知道他做的口供都是假的情况下,还给他安排笔录,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当然不会是多此一举。”刘神风一脸淡然地说,“凶手不会承认自己杀人,那么口供必然掺假,我认为这一点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什么意思?
刘神风拧着刚刚陈尧记录的口供在众人眼前示范,说:“提供假口供涉嫌作伪证,这可以说明他没有自首的心思,到时候只要案子破了,就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想尽办法往最重的判,最好直接判死刑!”
第31章 口供推演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