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院长中风了,还是超大量出血,按照一般常规,6小时之内肯定咯嘣,这是大家都认识到了的风险,只是大家不明说而已。
      现在秦耕提出了新的治疗思维,那就是说秦耕不认为6个小时是大限时间。
      “你觉得还能活下来?”
      问的也够直白的了。
      “是的,成功的概率超过5成。”
      秦耕尽量的不说太夸张的成功率,其实,他在勐养的成绩达到了9成的成功率,但针对不同的病人,成功率不是一概而论。
      这个病人属于超级大出血,他这个个体达不到9成的成功率,但也绝不止5成。
      家属一听,黑夜中看到了光明,赶紧说:“做!做!做!”
      人活着,对于某些家庭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老院长的工资很高,他本身就是老教授,加上行政级别也高,他的工资比他们家其他成员加起来都高。
      他有恐怖的147元的高工资!
      相当于二级教授的工资。
      这个工资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虽然老院子一家7口人,除了两个孩子没有工资,另外4个人都是拿工资的,但老头子这笔钱才是他们高消费的物质基础。
      老头子不能走!
      这是一家人的共识。
      现在,秦耕说可以穿刺,家属也同意,站在一旁的医务处的老处长看到了风险,“你怎么定位?”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颅内,你也许知道是左侧还是右侧脑出血,甚至你还能判断出血是在脑叶,还是基底节,还是丘脑,或者是脑干,但是,穿刺的时候,你进针的方向,深浅,你怎么定位?
      这属于一个几乎完成不了的难题。
      当这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按理,秦耕就应该知难而退了。
      但是,秦耕微微一笑说:“很简单的,我成功穿刺过不下2000个这样的病人!”
      2000?
      这可是太吓人了。
      秦耕也马上意识到说漏嘴了,他这一世毕业还没有2000天!
      “不是,我不是说穿刺了2000个病人,而是研究过2000个脑出血病人,所以定位不是很难的事。”
      秦耕勉强自圆其说。
      “不行,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最后白璐站出来反对。
      “不做,那就准备后事吧。”秦耕不想展开大辩论,一句话,把底牌打出来,做不做,你们自己决定吧!
      家属赶紧商量,意见出奇的一致,做!坚决做!我们不要任何人担责!
      有了这句话,谁还能说什么?
      方案到了院长那里,他和几个副院长稍稍交流了一下意见,觉得尊重家属意见,做脑血肿穿刺!
      他们之所以同意,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说脑血肿穿刺属于高新技术,能够在附属医院开展,我们不就又有一项高科技成果吗?
      科学大会都已经召开了,已经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说了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争上游!
    &nb

第525章 新技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