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介绍完毕,白璐说了一些科室的规矩。之后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秦耕提醒白璐,“你还没有介绍呢!”
      白璐一愣,“我还要介绍吗?好吧,我介绍一下,我白璐,今年53岁,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30余年,对神经内科病了解很深刻,对神经内科的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很高。我是中华神经内科学会理事,云南省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脑中风专科副主任委员。算了,我还有很多头衔,就不一一介绍了,免得你们会认为我在吹牛。”
      秦耕微微笑了笑,“你没有吹牛啊,这些简历很一般。”
      秦耕不是损他,意思很清楚,你这不是很正常的介绍吗?全部是实实在在的职衔呀。但是,白璐听起来却变了味。
      “一般?”
      教授的简历一般?光是头衔就有十几个!你说一般!
      白璐很想问一问你有几个什么头衔啊?
      他没有问,刘一麦问了,“秦耕,你说主任的简历一般,那么我问你,你有几个头衔?”
      这个年龄什么头衔都不可能,勉强有个“家长”的头衔,那还得成熟的比较早。
      昆明城里就有很多年轻人成熟得比较晚,25岁不结婚比比皆是。
      王鑫富今年26岁了就没有结婚。宋建国今年28岁了,也是去年才结的婚,刘一麦32岁了,小孩才1岁。
      和农村不同,农村,很多年轻人男的23岁普遍都结婚了,女的20岁就结婚了,超过25岁的属于大龄青年。
      秦耕还没来得及回答,白璐也忙说:“对,对,你有什么头衔?”
      秦耕微微一笑,谦虚地说:“也没有什么很响亮的头衔,只有两个,消化内科主任委员,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委员。噢,还有两个客座教授名头,华山医院和同济医院客座教授……”
      秦耕还没有说完,众人脸色齐变。
      吓人啊!
      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白璐教授才理事!
      理事离主任委员相隔十万八千里。
      但很快大家就想到了秦耕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职位了,不就是他的成果吗?
      不过,对于秦耕的成果,大家先是不敢相信,以为听错了,后来是不愿意相信,或者说不能相信。
      他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呢?
      当一件事很难用常识解释清楚,那么就会联想到更复杂的背景,是不是秦耕的父辈有不得了的背景,他的成果是别人送的!
      对!
      有这个可能!
      因为秦耕的工作不是他有请求,而是京城直接下来的指示,并且是部里的领导直接打招呼!
      部里的领导给秦耕打招呼,这还要问?
      秦耕必须是某位大佬的什么人!
      这才符合逻辑。
      这才是常识。
      现在,秦耕的介绍进一步验证了人们的猜测,他是有背景的。
第518章 情况有些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