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个病人一眼就知道,没有办法治疗。
      秦耕只能委婉滴遗憾的告诉病人,回家,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就喝啥。
      没办法啊!
      迟了!
      小病不理,大病拖,最后无药可治,这才是70年代的真实写照。
      一上午,被前面几个病人影响了心情。
      第一个病人的X光片子回来了,胸腺瘤,加两个字“巨大胸腺瘤”。
      秦耕明确告诉病人,这手术我做不了。
      “你也不要到县一级医院,直接去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做手术,尽快,不要拖了!”秦耕把病人打发走了。
      第二个病人,是腹腔肿瘤,也要加两个字,“巨大”,这个手术秦耕留下了,可以在勐养医院做。
      今天开张不利,3个病人,一个劝回去了,晚期肝硬化,根本就无药可治,回家静养;
      一个动员他去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全省能做胸外科手术的医院不超过10家,最好是附属医院,当然要去最好的医院呐!
      第三个留下。
      这才是真实的秦耕。
      他不是神医,不是百病能治,有很多病他治不了,他更不能不懂装懂。
      看了一上午病,收获了一肚子的忧愁,国民的健康状态堪忧啊。
      想想前世那些鼓吹70年代免费医疗的人,他就来气,40年后,竟然有人怀念70年代赤脚医生的年代,真的不是蠢就是坏!
      当然,70年代有值得赞扬的地方,至少有这个赤脚医生制度,至少可以帮农民解决感冒、小痛小伤的问题。
      但是,40年后你还鼓吹回到70年代的医疗体制,那就是无知了!
      现在的医疗现状是,缺医少药!
      我们的医生水平普遍的偏低,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像秦耕这样真真实实读了18个月的医生,其实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虽然秦耕的中专学历屡次被人看不起,而事实上,秦耕一年半的学习,已经超过了70%医生的水平!
      我国绝大多数医生,学医时间都少于1年半。
      这就是现状。
      学习时间这么短,可以说,连一本生理病理,解剖,组织胚胎学都没有学全,更何况,还有内外妇儿传五大本临床课,哪里学得了。
      临床医学,最最基础的12本书是必须学的,一年半时间,12本书能学透吗?
      不可能。
      这就是我们少医的现状。
      少药。70年代根本吃不起正宗品牌的西药,我们只能吃仿造药,我们自己发明的唯一的抗生素就是“庆大霉素”,其他的,全部是仿造药。
      即便是阿司匹林,我们也没有正规的生产许可。
      秦耕在这个现实里生活了几个月,看到了真实的一面。
      看完30个病人,换了衣服,洗了手,拿起饭碗,到食堂吃饭。
      饿了。
      秦耕盼望着吃饭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候是最温馨的,也是最踏实的。
      张阿姨一见秦耕就会高声打招呼,这是她几个月来招牌式方式,“秦耕,来啦!快,今天有好菜!”
      她每天都是这几句话。
      然后,尽可能多的给秦耕多打一些菜。
      今天又是红烧肉

第278章 哪能受你欺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