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4章 业务太好人手奇缺[1/2页]

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分在五班的兔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勐养医院的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非常顺利,由于只有四层高,地基要求不是很高,经过1个多月的建设,已经开始建一楼了。
      据说,后面的2、3、4层只需要1个半月就行了,所以,封顶大吉的时间很快就会到来。
      秦耕自己的房子则更快,总共才两层的房子,眨眼就到了封顶的日子,工程队的老板说下个月初几就行了。
      刚好下个月初三是秦耕21岁的生日。
      秦耕这一天又收到了一笔稿费,不是很多,600多元,他把汇票给了大嫂转身就走了,因为,手术室有两台手术等着他。
      现在竟然可以同时开两台手术了,这是勐养医院的巨大进步,一台是昌岳西与石磊的胃次全手术,顺便还要摘一个胆囊,这属于复合型手术,所以秦耕要上台。
      另一台是邹晓渔与王国平合作的手术,脾切除手术,是一个巨脾病人,全系血细胞减少,摘除脾脏可以减少贫血。
      秦耕前世算不得专科医生,说他是全科医生比较适合。
      不过,他对于普外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急诊中心接诊的急腹症比较多,腹膜炎,内脏破裂都属于急腹症范畴,急诊中心对这些疾病可谓是司空见惯了,秦耕做过最难的手术是急性胰腺炎。
      当然,胰腺癌这种高难度手术,秦耕是不会去动的,前世,他就从来没有做过胰腺癌手术。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是胰腺尾部的肿瘤,他完全没问题。
      秦耕不准备开展胰腺手术,不能冒这个险,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影像学检查还太差,一台500毫安的X光机,已经是王牌设备了。既没B超,也没有CT和核磁共振,胰腺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是未知数,这样的手术秦耕是不做的。
      今天两台手术属于中等难度。
      他们几个进步很快,特别是邹晓渔和王国平,3个月前还是内科医生,现在就已经成为了不错的外科医生。
      一是与他们有一个好老师有关,二是他们有秦耕这样的神医坐镇,胆子就很大,做什么事都可以不考虑后果。
      秦耕洗了手,去了昌岳西那个手术间,今天麻醉师何巧比较辛苦,她要管两台手术,两边跑。
      “上个月做了53台手术,是医院建院以来做得最多的一个月。”
      昌岳西向秦耕汇报,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果。
      做手术是有站台费的。
      做一台手术,根据手术的大小,分别有5块,10块,15块钱的提成,这是给手术组的辛苦费,手术组再根据不同分工再分配。
      这笔钱由昌岳西支配,他总是给秦耕40%的比例,分别是2块,4块,6块,秦耕这一笔钱就比工资高了。
      秦耕点头说:“看来,我们这几个医生不够啊。
      昌岳西说:“是的,内科还经常和我们抢人。邹晓渔说,上个月收治中风的,也创纪录了,达到了46个。”
      秦耕知道这个数字,说:“是的,其实内科也缺人。中风,加上其他病人,内科上个月收住院的病人有150多个。”
      一边说,一边准备。
      麻醉问了一声:“可以打麻药了吗?”
      昌岳西才意识到,
   

第234章 业务太好人手奇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