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的水肿期平稳度过,在家属的帮助下,可以在地上用一只脚站一站了,秦耕惊奇地注意到,病人的患侧肢体,竟然有2级的肌力。
      这就好办,有2级肌力,就说明神经通道没有完全阻断,随着今后的功能恢复,达到4级肌力应该问题不大。
      那个傣族老太太的情况就更好,也可能是年龄比较轻的关系,她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偷偷开始了活动,本来是不允许的,因为担心再次出血,但事实上并没有出血,这样也好,恢复得更快。
      消息传到了县医院神经科。
      “有吗?有这种搞法吗?我怎么没有看到介绍啊!”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在查房之后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在场的医生不知道他讲什么。
      “你们是还不知道吧?勐养医院上次在我们医院支援的那个秦耕,在勐养开展了一门新技术,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据说,做了两个了,效果相当的不错。”他介绍说。
      “还有这种治疗?怎么定位?我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对,我觉得不可能。”
      “我认为这是胡闹!”
      “拿病人当小白鼠?”
      “穿刺死了,算谁的?”
      ......
      “嗨,我问你们,他是从哪里引进来的技术啊!他能引进,我们为什么不能引进?”神经内科主任考虑的核心是引进这门技术。
      “没有看到哪里有这门新技术。我订了《中华神经学》杂志,每期我都看了,根本就没有这门技术!”
      一个姓胡的医生很有把握地说。
      “你意思是说,他这样做是自创的?”主任摇了摇头,医学上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和发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可能。自创,自己发明的,不可能!”一个姓刘的医生说。
      “那我给大家一个任务,今天,你们都查一查,世界上哪里开展了这门技术。”主任下达了任务。
      第二天,又是这个时候。
      主任问大家,“你们昨天都查了资料了吗?”
      众人都说:“查了。”
      “怎么样?有吗?”
      “没有。”
      “也不是完全没有,霍普金斯大学医院使用一种最新仪器,叫计算机X光螺旋断层扫描技术开始用于临床,那篇文章说,运用这种技术,将来可以开展穿刺技术,譬如肿瘤组织的活检,脑血肿的穿刺引流。但是说的是未来展望。”
      “X光扫描断层,什么,很拗口的,那个是什么技术?”
      “哦,那是把人体组织结构扫成断层,这门技术的缩写叫CD,不,不是,是CT技术。”
      “CT?可勐养医院并没有CT呀。”
      “勐养没有CT?连上海,京城都没有!在国际上,总共才有11台,很贵很贵,一台要几百万美金。”
      “噢,那秦耕凭什么开展脑血肿穿刺引流?”
      “他还不是乱来!”
      “这样要不得!”
      “是的,这样搞,会把人害死去!”喜欢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请大家收藏:

第118章 同行的愤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