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舒服啊。”
      “感觉神清气爽”
      “是呀,好久没这么运动过了”
      “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就很舒服”
      “对,感觉我今天一天都会元气满满,上班去了,时间刚刚好。”
      “美好的一天从做运动开始。”
      “.....”
      随着运动的结束,大家纷纷评论今天的锻炼效果。
      “一兴,有没有好些?”
      “嗯嗯,感觉很舒服。”
      “为啥我没什么感觉啊?”
      鹏仔终于自己想问的问出来了。
      “那是因为你的身体状况比一兴的要好,不过你要是坚持练习下去,你的身体也会有明显变化的。”
      李奕辰笑着跟鹏仔解释道。
      “哦哦,这样啊。”鹏仔笑了笑,暗暗为自己身体好而开心,也下定决心要坚持练习,保持好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哦哦,原来这样啊,怪不得之前我做没什么感觉呢”
      “我感觉挺舒服的。”
      “好好跟着练习就好了。”
      在一旁跟着做的工作人员,在结束后也讨论了起来。
      这段锻炼的视频被传到网上,瞬间引起一股锻炼的热潮,
      “这么好的锻炼方法你竟然不知道。”
      “赶紧练起来吧,你看我这练了半个月,感觉起色都好了”
      “这是什么有名的锻炼的方法呢?”
      “不是什么,就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有个人教的,别说,还挺管用。”
      “孙女给我看的,我这几天腰疼好了很多了,见效也不慢”
      “好嘞,我也练起来去。”
      “......”
      不止是网上充满了这样劝人的话语,就在现实中,也不是只局限于年轻人的群体,在年轻人的推动下,涉及中年人和老年人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就在锻炼视频如火如荼的宣传着的时候,有养生专家,也有太极拳的后人,在网上注意到了这个视频,
      “这个锻炼方法,怎么有点像是我们家的呢?”
      一位身穿中山装的老人,问道。
      “诶,是啊,没听说谁出去接活了啊。”
      他的儿子接话道。
      这是陈家的后人。
      17世纪中叶,陈王廷与李氏兄弟在千载寺“养生无极功”等拳术的基础上,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拳术,后经世代传承逐渐完善,形成了陈式太极拳。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天启年间,陈王廷曾与表兄李岩、李仲一同前往怀庆府河内县千载寺拜师学拳,“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无极功十三势、通臂功”,而该寺自唐初弘扬“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住持李儒(字道子)创艺“养生无极功”以来,“十三势”、“通臂拳”、“炮拳”等拳种传承数百年不绝。
      清末明初之际,陈王廷、李仲、李岩习得这些拳法之后,才编创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太极拳”。
      陈家沟的太极拳动作,很大一部分取自明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据称陈王廷参考该书,融合道家《黄庭经》长生之术,使养生、健身、技击合而为一,形成了陈式太极拳的雏型。
    &nb

第96章 兰花的养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