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燕惠王为什么要取代乐毅,有以下原因:
      1、田单的离间计。
      2、燕国朝臣猜忌乐毅。
      3、燕惠王对乐毅没有好印象。
      4、燕惠王想尽早结束战事,完成燕昭王没有做完的事,进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乐毅的军功,无人能及。谁能取代乐毅?
      一个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骑劫。
      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
      燕惠王为什么以骑劫为将,取代乐毅攻伐齐国?
      骑劫,有什么能力,取代乐毅?
      对于骑劫,出生、背景、此时年岁好大等等,基本信息,没有记载。史料只是留下一段话:燕惠王以骑劫取代乐毅,田单以火牛阵打败他,并杀之,复兴齐国。
      他能够取代乐毅,能说明什么呢?
      骑劫有能力(为将之才),但,从后面的战绩来看,属于有勇无谋;深得燕惠王倚重和信任。或许,骑劫有军功,没有记载而已。简单说,骑劫在燕惠王的支持下,取代乐毅,征伐齐国。
      田单送走了强大的对手乐毅,面对骑劫这个对手,他会有什么表现?
      接下来,看一下,田单从小人物,成为大人物,最终成为复国的大英雄。
      田单做了以下准备:
      1、迷惑燕将:齐国很弱,很好打。
      2、散播舆论: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
      3、激烈城内百姓仇恨: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4、诈降: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於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趁着燕军狂妄,齐军愤怒达到极盛,田单来了一个大动作,这就是有名的阵法:火牛阵。
      火牛阵是怎样的呢?田单列传,有详细记载,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太史公给出了此战的结局: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於莒,入临?而听政。
      简单说,田单送走了强敌乐毅,迷惑燕将骑劫,最终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斩杀骑劫,扭转了整个战场局势。田单携胜,一路往北,收复临淄,驱逐燕军,光复齐国。从莒城迎接齐襄王归临淄,最终因功被封为安平君,成为复国的大英雄。
      乐毅三战破齐,不到一年时间,攻克七十座城。田单三战败燕,不到一年时间,收复疆域。
      乐毅破齐,田单复齐。一个是破齐名将,另一个是复齐名将。遗憾的是,这两位名将,生活在同一时代,没有来一场巅峰对决,证明谁是最能打的人。
      那么,乐毅和田单谁更厉害?
      其实,答案是很明显的。田单打不赢乐毅,也不是乐毅的对手。乐毅在,就没田单什么事。
      先来分析一下,两人的情况。
      对战之前:乐毅的军功比田单甚,实战经验也比田单丰富。
      如果说田单打得赢乐毅,也不会用离间的方式。更不会等到,乐毅离开了才复兴齐国。可能有人会说,乐毅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攻破即墨、莒两座城池?我在《乐毅篇》涉及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说了。
      此时的田单其综合能力,远不及乐毅。两人交手,田单不是乐毅的对手。
      那么,田单为什么能够击败燕国,迅速收复齐国。用一句话来说:兵败如山倒。
      正如乐毅济西之战,让齐国兵败如山倒。田单即墨一战,让燕国兵败如山倒。
      当然,还有以下原因:
      1、田单的个人作用:用计赶走乐毅,迷惑骑劫,战术得当,刺激国人愤怒,开创火牛阵。
      2、乐毅的离开,导致燕军军心涣散。
      3、骑劫的个人能力不足。
      4、复国是齐国百姓共同的心愿。
      顺便多说一句,田单复国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收复‘聊这座城池的时候,也遇到了难啃的对手乐英。从而又出来一个优秀的人物:鲁仲连箭书下聊城。
      公元前279年,田单击败骑劫,光复齐国,迎回齐襄王,成为齐国家喻户晓,名震一时的复国大英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复国大英雄,郁郁不得志,最终流亡赵国,客死他乡?

田单篇(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