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幕降临,温瑶玥换了院子,和燕寻安在室内対掌运功解毒。室内燃着许多的火盆,两人都出了薄薄的汗。
      燕寻安喉结滚动:“你之前在雪里泉,每天和白远来做的事,就是这些?”
      温瑶玥点头,并将具体的细节,都告知了燕寻安。偶有几处湿身和看见白远来身体纹路的不雅之言,自然是只字未提。
      燕寻安不疑有他:“白远来果然是个武痴。”
      连他王妃这样的美人,都能坐怀不乱,还有心思打坐。反正他现在是没法一心一意专心运功解毒了:“瑶玥,你怎么这么快,就能做到不念口诀,还能跟着我运气的。”
      要是不能,其实梅花印还可以有别样的解法,他是知道的。
      温瑶玥有些许不适:“你不够专心,真气在体内游走的,并不流畅,断断续续的。”
      燕寻安听着温瑶玥略带痛苦的音色,望着她柔嫩白皙的手掌,还带着痂,想必瑶玥身上,还有很多外伤没好全,便歇了心思,反正来日方长。
      第二日一早,燕承恩骑着高头大马,亲自将燕寻安和温瑶玥送到东渊的边境:“二哥,皇嫂,我让人准备了很多路上食用的干肉和果脯,装在了后面的车上。”
      温瑶玥灿烂一笑:“承恩有心了。”
      燕寻安:“你年纪不小了,父皇估计也没打算让你娶皇都里的千金,早日为自己寻个意中人,别单着了。”
      燕承恩看向天空,无边无际的空旷,仿佛连接着上一世:“我早已经有了喜欢的女子。”
      温瑶玥顿时来了兴致:“是谁?”
      燕寻安也想听一听,希望能早日见四弟身边有个人。
      燕承恩朗月如清风的笑容,悄然展开:“她很漂亮,很聪慧,一直活在我的梦里。”
      上一世的记忆,透过时空涌来。
      “太子成婚前,被父皇安排运送粮草。皇后和国舅策划,趁太子大婚时,将粮草劫取。
      我驻守赵家军,因为迟迟没有军饷,压不住军闹,不得已,无诏回都求粮。
      皇后和国家得知我回都,派人暗杀我。
      此时一女子,得知了皇后和国舅的策划,出宫将消息传给我,陪着我一起巧妙地冲出皇后和国舅对我的围杀。
      国舅一面对逃出围杀的我,秘密追杀,一面趁着赵家军动荡,无人制衡国舅之时,便借安宴,杀了父皇,囚了四方之主,妄想登基为皇,一统四方。
      那女子与我得知国舅在安宴所为后,立马随我在皇都封城之前,离都。
      那女子聪慧过人,迅速夸大四方被困的消息,将消息传至四方之主的族人,四方躁动,国舅因此不敢动赵家军,以防他自己的军力不够制衡四方。
      消息传送的同时,那女子与我筹集粮草给赵家军。
      赵家军有了粮草,在我的带领下,冲进皇都,反杀国舅。
      我与那女子,虽成功救下被困的太子和皇后,但父皇已经被杀。又因那女子是太子身边人,我们赵家军便相信太子定是贤能。
      所以,我最终支持太子监国。
      可由于在安宴当天,国舅发兵,四方之主也都被圈禁。且那女子散播的谣言,也已经传到了四方。
      四方便出动全部势力,齐聚皇权周边,即使赵家军,也无法同时应对四方兵力,形势危险非常。
      太子请那女子,帮忙收拢四方势力。
      那女子劝太子主张怀柔政策,以父皇国丧为由,请各方将领前来服丧。为麻痹四方将领,那女子又建议将国库所有粮食,以及收缴的国舅粮草,全部给围城的四方军队,并自行驱离皇都内的赵家军。
      以假意表示皇室,没有野心。
      四方将领感受到皇都无兵无粮草的诚意,同意进城,陪伴他们主子服丧半月,这样还能白养他们自己军队。
      那女子将皇都仅有的一千守军,放在城门口,命令他们若看见信号,即刻关城门。
      又命已经在皇都外的赵家军,在半月内,将全部人手,分四波,分别秘密前往四方,务必要将四方家族的十族,全部捉拿。
      计划天衣无缝。
      然而计划实施,不足一日,鹤王发现不对。那女子迅速发信号,关城门。
      将所有将领困在宫中。
      城外大兵,见关城门,开始骚动,那女子陪着太子,亲自上城楼,安抚四方无将之兵。并在城内制造大家服丧的假象,稳住了四方无将之兵。
      半月后,四方十族,全部被擒,并秘密从皇宫密道押进皇宫。四方将领有顽抗不服者,而那女子则道,四方之主和将领半月来,所食都为绝子汤,若他们不服从,杀死了他们的族人,他们就绝后了。
      如此威胁后,那女子又承诺将四方之主的十族,全部安排在皇都内,享受荣华富贵。
      四方之主都知道,所谓的荣华富贵,就是被皇家收为人质,可为了不绝后,又不得不从。
      面对四方之主口服心不服,那女子又承诺,四方之主的军队,可以由他们选中的族中后代,离都继承。皇都绝不插手他们家族继承人的选举。
      四方之主,这才从心底勉强同意归顺皇室,四方势力,就此收拢。
      那女子在太子登基大典后,谏言选拔四方家族子弟,进宫学,同化他们思想,这样哪怕他们将来离都继承家族

第98章 心意[1/2页]